词牌名:蝶恋花
标题:桐叶晨飘蛩夜语
作者:陆游(南宋)
原文: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
1.桐叶晨飘:梧桐叶清晨飘落,暗喻时节更替(古人以"桐叶知秋"典)
2.蛩夜语:蟋蟀夜间鸣叫,《诗经·七月》有"蟋蟀入我床下"时序暗示
3.黯黯长安路: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指仕途迷茫
4.散关清渭:大散关(今陕西宝鸡)与渭水,陆游曾在此参与抗金军事行动
5.长杨赋:汉代扬雄讽谏汉武帝的辞赋,此处反用典表达对献策略遭冷遇的悔意
---
上阕:
晨见梧桐叶落,夜闻蟋蟀低鸣,这秋日羁旅中,回望长安仕途一片昏暗。忽然忆起当年持戈跃马的战场,想来大散关与渭水风光依旧如故。
下阕:
如今已备好隐居的江海扁舟,可这一卷军事韬略,却无人可托付。若早知此生壮志难酬,当初何必写下那些报国策论!
---
1.自然意象:桐叶、蛩声、秋光构成萧瑟的时空背景
2.军事意象:横戈、盘马、散关、兵书形成壮志未酬的对照
3.典故意象:长安路、长杨赋深化历史纵深感
---
据《剑南诗稿》系年,此词应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秋,时年54岁的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任福建路常平茶盐公使闲职。词中""指临安,暗示对南宋朝廷偏安政策的不满。
"散关清渭"指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参与王炎幕府筹划的"经略中原"计划,后因孝宗叫停北伐而流产,这段经历成为其终生执念。
---
1.词学价值:该词突破传统《蝶恋花》言情范畴,开创"史"书写路径,比辛弃疾"壮词"显沉郁
2.接受史研究: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此作兼得之"3.当代启示:词中"一卷兵书无人付"困境,折射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道统""统"的永恒矛盾
---
现存版本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