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18     共 2534 浏览

诗文基本信息

标题:听蜀僧濬弹琴

作者:李白(701-762),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创作背景:天宝年间李白游历蜀地时,聆听蜀地僧人濬弹奏琴曲后所作

---

原文呈现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逐行注释

1.绿绮:汉代司马相如名琴,此处代指珍贵古琴

2.峨眉峰:蜀地佛教圣地,暗示僧人修行境界

3.万壑松:比喻琴声如山谷松涛般雄浑壮阔

4.流水:典出《列子》伯牙鼓琴"高山流水"典

5.霜钟:《山海经》载丰山有钟霜降则鸣,喻琴音余韵

---

白话译文

蜀地高僧怀抱着名琴绿绮,从峨眉山西麓翩然而至。

当他挥手拨动琴弦之际,我仿佛听见千山万壑的松涛回响。

琴声如流水洗净旅人愁思,余音与霜天钟鸣交融回荡。

沉醉中不觉青山已暮色苍茫,唯见秋云层层叠叠遮蔽天空。

---

文学赏析

# 1. 音乐意象的立体建构

诗人通过"万壑松""钟"三重意象,完成听觉(松涛)-触觉(流水)-视觉(秋云)的通感转换,形成"音→自然→禅意"的审美升华。

# 2. 禅宗美学体现

"心洗流水"合佛教"心见性"思想,琴声成为沟通世俗与超验的媒介,末句"秋云暗几重"的留白手法展现"空寂"境。

# 3. 李白诗风典型特征

  • 夸张修辞:"壑松"音乐感染力
  • 典故化用:三处用典不着痕迹
  • 时空压缩:从午后至暮色的时间流逝仅用"不觉"二字点染

---

扩展说明

# 唐代琴文化背景

1. 僧人琴家群体:唐代佛教寺院盛行琴艺修习,涌现如颖师、濬等琴僧

2. 琴道精神:李白诗中"绮"象征士人品格,""知音文化

# 比较文学视角

与白居易《琵琶行》对比:

维度《听蜀僧濬弹琴》《琵琶行》
音乐载体古琴(雅乐)琵琶(俗乐)
情感基调超然物外身世悲慨
艺术效果留白造境叙事写实

# 后世影响

1. 苏轼《琴诗》"言琴上有琴声"延续音乐哲学思考

2. 当代古琴名曲《流水》仍保留诗中"拂"表现水势

---

学术争议点

1. 僧人"濬"考证:有学者认为是李白虚构的文学形象

2. "钟"释义:一说为实指寺院钟声,一说为琴音泛音效果比喻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