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呈现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1.词牌溯源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本词严格遵守《鹧鸪天》词牌格律:
2.平仄对照
(以""平,"●"仄,"◎"本平可仄,"△"表韵脚)
◎●○○◎●△,◎○⊙●●○△...
---
重点词汇注释
现代汉语译文
田间小路的柔桑绽出嫩芽,东邻家的蚕卵已孵出幼蚕。
平坦的山坡上黄牛犊嚼食细草,夕阳为寒林点缀归巢的乌鸦。
远山近岭交错,小路纵横曲折,青布酒旗在风中招展。
城中的桃李畏惧风雨摧残,春天却藏在溪边荠菜花丛里。
---
1.构图手法
上片形成四组特写镜头:
- 近景(柔桑/蚕种)→ 中景(黄犊/暮鸦)→ 远景(山峦/道路)→ 人文景观(酒旗)
构成由微观到宏观的视觉延伸
2.对比艺术
末句"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形成三重对比:
3.历史语境
创作于1181年(淳熙八年)辛弃疾遭弹劾闲居带湖期间,通过乡村意象表达:
---
1.稼轩词风转型
标志其创作从"戈铁马"(《破阵子》)向"清新婉丽"过渡,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将此类田园词归为"带湖之什"2.农业经济折射
"邻蚕种"南宋江南蚕桑业的兴盛,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当时江浙地区"一年八育"3.哲学意蕴
末两句暗合老子"胜刚强"思想,明代杨慎《词品》评:"其寓意深矣,岂徒写景哉?
1.地理考证
"头荠菜花""头"指带湖附近的葛溪,据《上饶县志》载该地"多野生荠菜"2.版本异文
现存最早刻本《稼轩长短句》中"已生些"作"初生些"清代四库本改"已"更显蚕事进度
3.后世影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举此词为例说明"全出"的艺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