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遣悲怀三首
作者:元稹(779-831),中唐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创作背景: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年)韦丛逝世后,是其悼亡诗代表作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释:
1. "谢公":以东晋谢安宠侄女谢道韫喻妻子韦丛出身高贵
2. "黔娄"战国隐士,此处诗人自比贫士
3. "荩箧"草编衣箱,指代简陋家具
4. "他"软缠妻子典当首饰换酒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注释:
1. "身后意"当年玩笑谈论的死别话题
2. "施":施舍亡妻衣物
3. "贱"句:成为流传千古的悼亡名句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
1. "邓攸"西晋官员,暗喻无子之痛
2. "岳":西晋诗人,曾作《悼亡诗》三首
3. "同穴"合葬的虚无感
4. "终夜开眼"鳏鱼不闭眼的典故
第一首:
你如同谢安最疼爱的侄女,下嫁我这贫士事事不顺。
为我找衣翻遍草箱,缠你买酒拔下金钗。
野菜当饭甘之如饴,扫落叶当柴烧。
如今我俸禄丰厚,只能为你办祭奠。
第二首:
当年笑谈死后情景,如今都成现实。
你的衣裳快送完,针线盒我不忍开。
因怀念你善待仆人,梦里给你送钱财。
早知道死别人人有,贫贱夫妻更悲哀。
第三首:
独坐悲你也悲自己,人生百年何其短。
邓攸无子是天命,潘岳悼亡空费词。
合葬不见你容颜,来世重逢更渺茫。
唯有整夜睁着眼,报答你一生愁颜。
1.情感结构:
2.艺术特色:
3.诗史地位:
开创中唐悼亡诗新范式,与苏轼《江城子》形成唐宋悼亡诗双峰
1.婚姻制度折射:
反映唐代士族联姻中,高门女下嫁寒士的现实困境
2.生死观呈现:
由"营奠营斋"的儒家祭祀,到"生缘会"的佛教观念,体现多元信仰
3.比较文学视角:
4.现代解读:
可作为研究唐代知识分子家庭伦理的重要文本,其中"贱夫妻"共情力超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