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3     共 2525 浏览

---

一、原曲全文

曲牌名:朝天子

作者:任昱(元代)

原文

```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

---

二、注释与译文

# (1)字词注释

  • 草团标:茅草屋顶的圆形小屋
  • 山竹炊粳:用山中竹子作燃料煮粳米饭
  • 山溜响冰:山涧融冰的流水声
  • 扫山云:形容山间云雾流动之态

# (2)白话译文

圆形茅屋正对山坳而建,

劈竹为柴煮着粳米,舀取山泉煎茶。

采挖山芋薯蓣,采摘野葱韭菜,

撷取山果,攀折野花。

冰凌消融声如敲击月牙,

流动的云雾惊飞林间栖鸦。

山色本已绝佳,山景更值夸耀,

但见山外晴空铺彩霞,山下散落几户人家。

---

三、文学赏析

# (1)艺术特色

  • 叠字修辞:连续12个"山"字构成复沓韵律,强化隐居环境的山林属性
  • 视听通感:"敲月牙"将听觉转化为视觉意象,"山云"赋予云雾动态质感
  • 空间构图:由近及远(草屋→山坳→林鸦→晴霞)形成山水长卷式布局

# (2)思想内涵

通过""的物象群构建理想国:

  • 物质层面:竹、粳、茶、芋构成自给自足的经济循环
  • 精神层面:云霞、月色、鸦鸣组成超脱世俗的审美体系

---

四、历史背景探析

# (1)元代隐逸文化

  • 蒙古统治下汉族文人普遍存在的"情结"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对比:任昱侧重""作强调""#### (2)作者生平佐证

    任昱曾任绍兴路判官,晚年归隐会稽山,本曲可视为其生活实录。元末杨维桢《东维子集》载:"公居山,日啖芋粟,夜听泉声"。

---

五、跨文化解读

# (1)与王维比较

  • 同:皆追求"中有画""山色元佳""山新雨后")
  • 异:王维侧重禅意,任昱突出生活趣味

# (2)日本俳句借鉴

松尾芭蕉"池や"的寂静美学,与"山溜响冰"有异曲同工之妙。

---

六、学术争议

关于"竹炊粳"释义存在两派观点:

1.工具说:用竹筒当炊具(参考云南竹筒饭)

2.燃料说:劈竹为柴(符合元代浙东山区生活习惯)

现存最早刻本《乐府新声》注为"斫竹为薪"后者。

---

七、现代价值

1.生态启示:原始农耕文明的可持续生存智慧

2.心理疗愈:为都市人群提供精神栖息地想象

3.文创应用:杭州"山家清供"餐厅据此开发"曲宴"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