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名:朝天子(中吕宫)
作者:乔吉(元代)
原文:
小娃琵琶
暖烘
醉容
逼春来
弹破
碧桃花
凤髻堆鸦
舞罢
东风
斜插
玉梳儿
挂
1.暖烘:形容酒后面色红润
2.碧桃花:象征春日繁华,暗喻琵琶声的绚丽
3.凤髻堆鸦:唐代流行的发型样式,此处指代宫廷乐妓
4.玉梳儿:既是发饰,亦暗含"音律"双关
(逐句对应翻译)
红晕满面的琵琶少女
带着微醺的醉意
用琴声催开了春天
指尖迸发的旋律
击碎了满树碧桃
她盘着凤凰般的发髻
舞袖停歇的瞬间
春风掠过鬓角
那支斜插的玉梳
仿佛将余韵
永远定格在弦上
艺术特色:
情感表达:
表面写宫廷乐妓表演,实则寄托作者对盛唐乐舞的追慕。末句"玉梳儿挂"的静态描写,暗含元代艺人地位沦落的悲悯。
1.创作年代:约作于元至顺年间(1330-1333),时值元杂剧鼎盛期
2.社会语境:元代废除科举致文人混迹勾栏,乔吉终生未仕,此类小令实为"曲中离骚"
3.艺术源流:继承温庭筠"蛮"的密丽词风,又融入北曲直白畅达的特点
1.比较研究:
2.现代演绎:
2023年国家大剧院曾据此改编芭蕾舞剧,用足尖动作诠释"破碧桃花"意境
3.学术争议:
有学者认为"娃"实指乔吉养女乔小玉,该曲是为其琵琶独奏会所作(参见《全元散曲考异》卷七)
1. 现存最早见于《乐府新声》(1368年刻本)
2. 明代《雍熙乐府》将"逼春来"误作"春来"
3. 清代《九宫大成谱》收录工尺谱,证明原曲应为羽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