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名:双调·蟾宫曲
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
原文:
其一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其二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
1.咸阳百二山河:典出《史记·高祖本纪》,形容咸阳地势险要,二万兵力可抵百万。
2.项废东吴:指项羽兵败乌江(属东吴地),自刎而亡。
3.梦说南柯:化用唐传奇《南柯太守传》,喻功名如梦。
4.严子陵:东汉隐士,拒刘秀征召,耕钓富春江。
其一:
咸阳险固山河,因“功名”二字引发无数战乱。项羽败亡、刘邦兴起皆如南柯一梦。韩信立大功却惨死,蒯通的预言岂是疯话?成败皆因萧何,不如醉中忘忧。
其二:
我半生虚度,隐居竹亭小屋。池塘边醒时吹笛,醉后高歌。严子陵该笑我庸碌,我却想学他超脱。笑我何妨?江湖广阔,正可避世。
---
---
1.时代环境:元代汉族文人地位低下,马致远仕途坎坷,中年后转向隐逸。
2.个人经历:曾任江浙行省务官,目睹官场倾轧,最终辞官归隐杭州。
---
1.艺术成就:开创“叹世”题材新范式,将散曲的叙事性与抒情性结合。
2.后世影响:其“避世”主题成为明清散曲的重要母题。
---
-与《天净沙·秋思》比较:同写漂泊,但《叹世》更具历史纵深感。
-版本差异:现存版本中“孟光台”或为“孟光”与“严子陵”的对仗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