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4     共 2525 浏览

一、原文呈现

【双调】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二、注释与译文

注释

1.铺眉苫眼:装模作样、故作威严之态。"苫"原指草帘覆盖,此处形容官员虚伪做派。

2.三公: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最高官职,元代指中书省、枢密院等核心权力机构。

3.裸袖揎拳:捋袖露臂的蛮横姿态,暗指靠武力或谄媚上位者。

4.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分别讽刺冒充凤凰的斗鸡、伪装诸葛亮的阴险者、自比姜子牙的庸才。

译文

装腔作势之徒早已位极人臣,跋扈凶蛮之辈坐享厚禄。

荒唐谬论竟成治国良策,说到底尽是欺世盗名。

所谓英雄何等可笑——好斗公鸡自称岐山凤凰,毒蛇冒充南阳卧龙,瘸腿野猫敢比渭水飞熊。

三、艺术特色与赏析

1.夸张对比的讽刺手法

  • 将"眼鸡""凤"、"脚猫""熊"并置,通过动物意象的荒诞对比,揭露人才评价体系的崩坏。
  • "大纲来都是哄"市井口语直指体制性欺骗,增强批判力度。

2.元代特殊的文化语境

  • 科举停废导致"九儒十丐"阶层坠落,文人通过散曲宣泄愤懑。
  • 曲中"三公"万钟"词汇的挪用,体现对传统儒家价值体系的戏谑解构。

3.结构上的递进深化

- 前四句罗列三种社会乱象,后三句以反诘句引出核心批判,形成"—本质"的论证逻辑。

四、历史背景探源

1.元代吏治腐败

  • 蒙古贵族推行"脚"制度(世袭特权),"宣慰使"达鲁花赤"等官职多由无学武夫充任。
  • 张鸣善曾任宣慰司令史,目睹官场"胡言乱语成时用"荒诞现实。

2.散曲文学的讽喻传统

  • 不同于诗词的含蓄,元曲可直斥"蛇"三脚猫"等市井粗鄙意象,符合市民审美需求。
  • 同期作品如睢景臣《高祖还乡》、马致远《叹世》均具类似批判精神。

五、延伸解读

1.文本的现代性启示

  • 对""解构,与后现代主义消解权威的思潮存在跨时空呼应。
  • "大纲来都是哄"视为对形式主义官僚体系的超前批判。

2.作者创作心理分析

  • 张鸣善号"顽老子"杂剧《烟花鬼》《夜月瑶琴怨》均失传,现存小令多含"极而笑"黑色幽默。
  • 末句三组比喻的排比,实为知识分子对文化话语权丧失的悲鸣。

3.文学史地位

- 此曲被收入《全元散曲》《元曲三百首》,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并称"曲双讽"。

- 明代李开先《词谑》评其"句句刺骨,字字见血"。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