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4     共 2526 浏览

一、原词呈现

题名:如梦令

作者: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二、注释与译文

#逐句注释

1.雨疏风骤:雨点稀疏而风声急猛,暗示暮春气候特征

2.浓睡不消残酒:深睡后仍有醉意未消,反映借酒消愁心境

3.卷帘人:侍女或家中仆人,一说为赵明诚(其夫)

4.绿肥红瘦:拟人化描写,绿叶繁茂而红花凋零的视觉对比

#现代译文

昨夜雨声稀疏风声急促,沉睡醒来醉意尚未散尽。

询问卷帘的侍女院中景况,她却说海棠花开如故。

你可知道?此刻应是绿叶丰茂而红花凋残。

---

三、文学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群构建:通过"雨"风"酒"海棠"等意象,形成伤春情感闭环
  • 对话体运用:主仆问答的戏剧性场景,增强叙事张力
  • 炼字精髓:"肥""开创以形体喻花草的先河

#2. 情感解析

  • 表层:对海棠凋零的怜惜
  • 深层:暗含对青春易逝的焦虑(时年李清照约25岁)
  • 隐喻: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在词中的投射

#3. 词牌格律

  • 属单调小令,33字,五仄韵一叠韵
  • 韵脚分布:""""""声韵回环

---

四、历史背景

#1. 创作时期

约作于1107-1127年间,属李清照前期作品。此时:

  • 生活优渥,与赵明诚共同从事金石研究
  • 受父亲李格非"苏门后四学士"影响,文学修养深厚

#2. 时代特征

  • 北宋末年党争剧烈(新旧党争)
  • 词坛盛行婉约风格,周邦彦为代表
  • 女性写作仍受局限,此词突破闺阁视野

---

五、跨学科解读

1.植物学视角:海棠花期与中原气候的物候关系

2.心理学分析:"残酒"与"浓睡"映射的睡眠障碍现象

3.传播学价值:现存最早版本见于《乐府雅词》(1146年)

---

六、后世评价

1. 明代徐士俊:"此词较《花间》更觉有味"2. 清代王士禛:"天巧,可称绝唱"

3. 现代学者叶嘉莹:"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的典范"

---

七、延伸思考

1. 与李煜《虞美人》"秋月何时了"伤春对比

2. 对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的潜在影响

3. 当代流行文化中的化用现象(如影视剧《知否知否》)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