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如梦令
作者: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1.雨疏风骤:雨点稀疏而风声急猛,暗示暮春气候特征
2.浓睡不消残酒:深睡后仍有醉意未消,反映借酒消愁心境
3.卷帘人:侍女或家中仆人,一说为赵明诚(其夫)
4.绿肥红瘦:拟人化描写,绿叶繁茂而红花凋零的视觉对比
昨夜雨声稀疏风声急促,沉睡醒来醉意尚未散尽。
询问卷帘的侍女院中景况,她却说海棠花开如故。
你可知道?此刻应是绿叶丰茂而红花凋残。
---
---
约作于1107-1127年间,属李清照前期作品。此时:
---
1.植物学视角:海棠花期与中原气候的物候关系
2.心理学分析:"残酒"与"浓睡"映射的睡眠障碍现象
3.传播学价值:现存最早版本见于《乐府雅词》(1146年)
---
1. 明代徐士俊:"此词较《花间》更觉有味"2. 清代王士禛:"天巧,可称绝唱"
3. 现代学者叶嘉莹:"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的典范"
---
1. 与李煜《虞美人》"秋月何时了"伤春对比
2. 对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的潜在影响
3. 当代流行文化中的化用现象(如影视剧《知否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