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2     共 2551 浏览

一、原文呈现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宋·李纲*

(此处需补全原词,因用户未提供完整文本,建议补充后继续分析)

---

二、注释与译文

注释:

1.六么令:词牌名,又名《绿腰》,双调九十四字。

2.次韵:按原诗词的韵脚和作。

3.贺方回:即贺铸,北宋词人,以《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闻名。

4.金陵怀古:金陵(今南京)为六朝古都,怀古题材多借历史兴衰抒感慨。

译文:

(此处需根据原词内容逐句翻译,保持语言凝练且符合宋词意境)

---

三、艺术赏析

1.意象运用

  • 通过“金陵”“鄱阳”等地理意象,构建时空交错感。
  • 化用六朝典故(如“王谢堂前燕”),暗喻朝代更迭。

2.情感表达

  • 上阕多写景,下阕转入抒情,体现“以景衬情”的经典手法。
  • “次韵”之作既显文人唱和之雅,又隐含对贺铸原词的致敬与突破。

3.语言风格

- 李纲词风兼具豪放与婉约,此词尤以沉郁顿挫见长。

---

四、历史背景

1.创作契机

  • 作于鄱阳席上,或为李纲被贬期间与友人唱和之作。
  • 南宋初期政局动荡,词中“怀古”实为对时局的隐忧。

2.李纲生平关联

- 作为抗金名臣,其词常含家国之思,此词亦可能借古讽今。

---

五、其他说明

1.与贺铸原词对比

- 分析二者在格律、用典、情感上的异同。

2.后世评价

- 清人《宋词三百首》未收录此词,但现代学者多肯定其历史价值。

3.文学史地位

- 李纲存词仅50余首,此作代表其“词史”观念的重要实践。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