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4     共 2523 浏览

诗文标题与作者

《过故人庄》作为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标题直白点明"拜访老友田庄"的核心事件。孟浩然(689-740)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核心人物,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风清淡自然,多表现隐逸生活与田园情趣,本诗正是其创作理念的典型体现。

---

原文与注释

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关键字词注释:

  • "鸡黍"农家待客的朴素饭食,黍即黄米
  • ""环绕之意,描绘绿树包围村庄的景致
  • "轩":窗户;"圃":打谷场与菜园
  • "麻":借代农事,体现田园生活主题
  • "就菊花"重阳赏菊的约定,暗含隐逸文化符号

---

译文与结构分析

逐联译文:

1.首联:老友备好黄米饭与鸡肉,邀我前往农家做客——以""开启叙事,展现质朴情谊。

2.颔联:村庄被绿树环抱,城外青山连绵——远近景结合,构建田园空间层次。

3.颈联:开窗可见谷场菜园,把酒畅谈庄稼收成——"话桑麻"凸显农事主题。

4.尾联:约定重阳再来共赏菊花——以未来之约收束,余韵悠长。

结构特点:

全诗按"受邀-赴约-畅谈-告别"展开,采用"起承转合"经典五律结构,语言平实却暗含音韵之美。

---

艺术赏析

1.意境营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色彩(绿)、形态(合/斜)的对比,构建出如水墨画般的田园图景。开窗见农事的细节("场圃"将生活场景诗意化。

2.情感表达

诗中三次出现饮酒场景("具鸡黍"把酒"菊花"),层层递进展现主客亲密。尾联的约定既强化友情,又折射诗人对田园的眷恋。

3.语言风格

全诗无一字生僻,却通过"""动词活化静态景物,体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学。

---

扩展说明

1.时代背景

盛唐时期(713-741)社会安定,田园经济繁荣,文人既怀仕途抱负又向往隐逸。孟浩然科举失利后隐居鹿门山,此诗正是其矛盾心态的折射。

2.文学史价值

该诗标志唐代田园诗的成熟:

  • 突破陶渊明式田园诗的理想化,注入真实生活细节
  • 开创"俗为雅"创作路径,影响后世范成大等诗人

3.文化意象解码

  • "鸡黍":象征淳朴的农耕文明与人情之美
  • "重阳就菊":暗含士人"朝隐"文化,体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

后世评价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淡而味终不薄"准确概括其平淡中见深意的特质。现代学者更指出其"日常场景展现盛唐精神气象"的独特价值。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