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楼月·楼阴缺
[宋]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
1.楼阴缺:指楼阁阴影中空缺处,月光透过之处
2.金虬(qiú):铜龙形状的漏刻(古代计时器),此处代指更漏声
3.灯花结:油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炭化物,古人视作吉兆
楼阁阴影的缺口处,栏杆的影子横卧在东厢房的月光下。这厢房的月色里,满天清风白露,杏花纷落如雪。
隔着夜雾传来更漏的呜咽,罗帐内灯火昏暗结出灯花。灯花绽放的片刻,梦中见江南天地辽阔,春色转瞬即逝。
""与"结"形成声韵闭环,模拟更漏声的断续感与灯芯爆裂的声响效果。
上阕实写春夜景物,下阕转入心理时空,"片时春梦"从现实到梦境的蒙太奇切换。
据《石湖词》编年,此词应作于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任静江知府期间,反映其仕宦生涯中的思乡情绪。
"江南天阔"实指苏州故里,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词中常见吴地风物追忆。
1.与温庭筠《更漏子》对比:同写更漏声,温词直抒"不道离情正苦"范词则以"花结"白
2.与陆游《钗头凤》参照:皆用""起笔,陆词破镜之缺显悲怆,范词楼阴之缺显空灵
1.灯花兆喜:宋代《东京梦华录》载"灯花爆而百事吉"衬梦中江南的虚幻性
2.杏花寓意:既象征科举及第(及第花),又隐喻青春易逝,双重语义的张力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石湖此阙,空际传神,愈淡愈妙"- 近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以轻灵之笔写深婉之思,南宋咏物词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