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6     共 2524 浏览

一、原文呈现

曲牌名:红绣鞋(中吕宫)

作者:乔吉(元代散曲家)

原文

```

脸儿嫩难藏酒晕,扇儿薄不隔歌尘。

佯整金钗暗窥人。

凉风醒醉眼,明月破诗魂。

料今宵怎睡得稳。

```

二、注释与译文

注释

1.酒晕:饮酒后脸颊泛起的红晕,喻女子娇羞之态

2.歌尘:歌舞喧嚣扬起的尘埃,指热闹场所

3.佯整金钗:假装整理发饰的掩饰性动作

4.破诗魂:打破诗人沉思的意境

白话译文

少女微醺的面庞藏不住绯红,轻薄的罗扇隔不断宴乐喧声。

她假意整理发钗,目光却悄悄打量旁人。

夜风拂面驱散醉意,皎洁月光惊扰了诗兴。

这般良辰美景,叫人今夜如何安眠?

三、文学赏析

1. 艺术特色

  • 白描手法:通过"脸儿嫩"扇儿薄"等口语化表达,呈现市井生活的鲜活画面
  • 心理刻画:以"佯整金钗"细节揭露少女暗藏的情思,体现元代散曲"俗中见雅"质
  • 意境营造:末三句由动转静,构建"-醒-思"递进链条

2. 主题解析

作品通过宴会场景的切片式描写,折射元代文人纵情声色的社会风气,同时暗含对青春易逝的怅惘。乔吉以旁观者视角,捕捉到贵族女子在礼教约束与情感萌动间的微妙矛盾。

四、历史背景

1. 创作语境

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3),乔吉流寓杭州时所作。此时元曲创作重心南移,作品多反映江南市井风情。该曲属"情",但突破了传统闺怨诗的悲情框架,带有明显的市民文学特征。

2. 社会映射

  • 服饰文化:"绣鞋"元代贵族女子流行装束
  • 娱乐生活:"歌尘"指向元代勾栏瓦舍的繁荣演艺市场
  • 文人处境:结尾"睡得稳"喻知识分子在异族统治下的精神苦闷

五、比较研究

1. 与关汉卿散曲对比

同写女子情态,关汉卿《一半儿·题情》直白热烈,乔吉则更重含蓄暗示,体现"清丽派""放派"差异。

2. 词曲转化特征

该作品保留词体长短句结构,但"今宵"俚语使用,显著体现元曲"以俗为美"革新倾向。

六、学术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凉风醒醉眼"暗讽元廷腐败("醉眼"昏聩统治),但主流观点仍坚持其为写实场景。现存最早的《乐府新声》刻本中,此曲与乔吉其他宴饮作品编为一卷,支持后说。

七、文化影响

1. 明代《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为"词林英杰"代表作

2. 现代戏曲《红袖招》化用该曲意象设计女主角出场

3. 2020年出土的元代磁州窑枕上发现与该曲相似题画诗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