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
1.卷珠箔:珠帘卷起,暗示主人公清晨醒来的场景
2.乍阁:雨刚停歇,"阁"通"搁"
3.障泥油壁:指华美的马车,障泥为马鞍两侧挡泥的垂饰
4.琼枝璧月:化用《楚辞》意象,喻美好往昔
5.华表双鹤:典出《搜神后记》,喻世事变迁
(上阕)清晨卷起珠帘,夜雨初停天色微阴。栏杆外柳丝拂晴,芳草蔓上台阶与红芍药相映。东风妒忌鲜花,将枝头嫩萼吹落。掩上屏风,懒于熏香,因醉酒而畏怯举杯。
(下阕)追忆汴京旧游,那时年少轻狂,纵情歌舞。备好华丽车马催促梳妆,曾同乘驰道,共游上林苑,元宵灯会刚过便相约再会,怎料如今漂泊异乡?孤寂中怀念游乐时光,衣衫粉香已淡,琴弦久不弹奏。往昔美好如昨,怅然离别后,再难见化鹤归来的故人。这相思情愫,唯有醉时方能暂忘。
全词采用"-昔-今"时空结构:
构建"景-残春-追忆"三级意象群:
通过三组矛盾推进:
1.创作时期:约绍兴十年(1140年)后,张元干因反对议和遭贬
2.地缘映射:
3.词史地位:该词开创了南宋豪放词派"艳语写悲情"范式,比辛弃疾《青玉案》早约三十年
1.与周邦彦同调词比较:
2.与李清照对比:
3.对后世影响:陆游《钗头凤》的今昔对比手法可见其影子
1.主旨分歧:
2.系年问题:
3."华表鹤":
1.戏曲改编:明传奇《兰陵王》吸收其词牌格律
2.书法创作:元代赵孟頫曾以小楷书写全词
3.当代传播:入选《宋词三百首》普及本必读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