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51     共 2528 浏览

---

一、原词呈现

词牌名:蝶恋花

标题: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北宋·欧阳修

原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二、注释解析

1.庭院深深深几许

  • "几许":几何、多少,设问庭院深度
  • 三叠"":独创手法强化空间幽闭感

2.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堆烟"柳絮如烟堆积
  • "无重数":帘幕层叠不可计数

3.玉勒雕鞍游冶处

  • "游冶":指代歌楼妓馆
  • 暗含贵族子弟的奢靡生活

4.泪眼问花花不语

  • 拟人化描写:体现人与物的情感共鸣
  • "乱红"象征青春凋零

---

三、白话译文

这座庭院究竟有多幽深?

杨柳絮如烟云堆积,

数不清的帘幕重重垂挂。

华美马鞍停留的游乐场所,

纵使登上高楼也望不见章台路。

暮春三月风雨狂暴,

黄昏掩门独坐,

留不住将逝的春光。

含泪问花可懂我心?

花儿默然,

只有零落花瓣飞过秋千。

---

四、文学赏析

# (1)结构艺术

  • 上阕:由景入情,通过庭院、杨柳、帘幕构建封闭空间
  • 下阕:时空转换,"三月暮"点明季节与人生迟暮的双重隐喻

# (2)修辞特色

  • 叠字运用:"深"形成音韵回环
  • 象征体系
  • "章台路"暗指权力与欲望
  • "千":少女青春的记忆载体

# (3)情感表达

  • 全词贯穿"怨"主题,通过"计留春"揭示人生无常
  • 末句"红飞过"达成物我合一的至高意境

---

五、历史背景

1.创作年代

  • 约作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庆历六年,1046年)
  • 反映北宋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苦闷

2.词体发展

  • 继承花间派婉约风格
  • 突破五代词局限,开创宋词新境界

---

六、学术争议

1.作者归属

  • 部分版本归入冯延巳《阳春集》
  • 学界多据《欧阳文忠公集》确认为欧作

2.主题解读

  • 传统观点:思妇闺怨
  • 新解:政治失意的隐喻表达

---

七、文化影响

1.后世评价

  • 李清照《临江仙》序言特别推崇"庭院深深"句法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有我之境"典范

2.现代传播

-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 2023年故宫文创以该词为灵感推出"红"系列产品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