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词呈现
词牌名:蝶恋花
标题: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北宋·欧阳修
原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二、注释解析
1.庭院深深深几许
- "几许":几何、多少,设问庭院深度
- 三叠"":独创手法强化空间幽闭感
2.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堆烟"柳絮如烟堆积
- "无重数":帘幕层叠不可计数
3.玉勒雕鞍游冶处
4.泪眼问花花不语
- 拟人化描写:体现人与物的情感共鸣
- "乱红"象征青春凋零
---
三、白话译文
这座庭院究竟有多幽深?
杨柳絮如烟云堆积,
数不清的帘幕重重垂挂。
华美马鞍停留的游乐场所,
纵使登上高楼也望不见章台路。
暮春三月风雨狂暴,
黄昏掩门独坐,
留不住将逝的春光。
含泪问花可懂我心?
花儿默然,
只有零落花瓣飞过秋千。
---
四、文学赏析
# (1)结构艺术
- 上阕:由景入情,通过庭院、杨柳、帘幕构建封闭空间
- 下阕:时空转换,"三月暮"点明季节与人生迟暮的双重隐喻
# (2)修辞特色
- 叠字运用:"深"形成音韵回环
- 象征体系:
- "章台路"暗指权力与欲望
- "千":少女青春的记忆载体
# (3)情感表达
- 全词贯穿"怨"主题,通过"计留春"揭示人生无常
- 末句"红飞过"达成物我合一的至高意境
---
五、历史背景
1.创作年代
- 约作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庆历六年,1046年)
- 反映北宋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苦闷
2.词体发展
- 继承花间派婉约风格
- 突破五代词局限,开创宋词新境界
---
六、学术争议
1.作者归属
- 部分版本归入冯延巳《阳春集》
- 学界多据《欧阳文忠公集》确认为欧作
2.主题解读
---
七、文化影响
1.后世评价
- 李清照《临江仙》序言特别推崇"庭院深深"句法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有我之境"典范
2.现代传播
-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 2023年故宫文创以该词为灵感推出"红"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