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2       共计:2519 浏览

一、诗经原文

篇名:《卢令》(《诗经·齐风》)

作者:无名氏(周代民间歌谣)

原文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二、词语注释

1.:黑色猎犬,毛色纯黑称""2.令令:象声词,猎犬项环撞击声

3.重环:子母环相套的犬饰

4.鬈(quán):①毛发卷曲 ②勇壮貌(此处取第二义)

5.鋂(méi):大环套小环的连锁饰物

6.偲(cāi):多才多智,《毛传》解为"才也" 三、白话译文

第一章

黑猎犬的铃铛叮当响,那猎人俊美又心善。

第二章

黑猎犬戴着子母环,那猎人俊美又勇健。

第三章

黑猎犬套着连环锁,那猎人俊美又能干。

四、文学赏析

1. 结构艺术

  • 采用典型的三章叠咏体,每章仅改动3个字(环/鬈/鋂→仁/鬈/偲)
  • 通过"饰升级"铃→子母环→连锁环)暗示猎人身份不凡

2. 修辞特色

  • 视听通感:"令"声与"且仁"形成感官呼应
  • 侧面烘托:借犬之威仪衬人之英武(《诗经》中仅此篇专咏猎犬)

3. 意象系统

意象象征意义
卢犬忠诚/勇力
重环社会等级
美且偲理想人格的完整塑造

五、历史背景

1. 创作年代

  • 属《齐风》体系,当为春秋初期(前770-前600年)作品
  • 齐国尚武传统:《左传》载"多君子,其可用也" 2. 社会风俗
  • 田猎文化:齐国"有琅邪,南有泰山"《史记》),多山林猎场
  • 犬饰制度:周代"王之犬,带环;诸侯之犬,带綦"(《周礼·夏官》)

六、学术争议

1.主题分歧

  • 毛亨《诗序》:"刺荒也"(讽刺齐襄公荒淫)
  • 朱熹《诗集传》:"诗大意与《还》略同"(赞美猎人)
  • 现代学者多倾向于猎歌说

2.鬈字训诂

  • 郑玄笺:"鬈当读为权,权权,勇壮也" -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发谓之鬈,引申为勇壮之称" 七、文化影响

    1.文学传承

  • 开创"犬马比君子"(后世《搜神记·盘瓠》等延续)
  • 李白《行行且游猎》"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显其遗韵

2.名物研究

- 犬饰"鋂"制参见临淄齐墓出土青铜犬项圈(现藏山东博物馆)

八、比较阅读

| 篇目 | 相似点 | 差异点 |

|------------|---------------------|---------------------|

| 《齐风·还》| 同属田猎题材 | 侧重猎人互动 |

| 《秦风·驷驖》| 描写车马狩猎 | 突出贵族仪仗 |

| 《小雅·吉日》| 记载祭祀围猎 | 强调礼制规范 |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