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4       共计:2519 浏览

一、诗经原文

```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

二、词句注释

1.敝笱:破旧的渔具笱(竹制捕鱼器),象征礼法废弛

2.:鱼梁,筑于河中的拦鱼设施

3.鲂鳏/鲂鱮:鳊鱼与鲢鱼,喻指文姜与鲁桓公

4.齐子:指文姜(齐僖公之女)

5.归止:归宁父母,暗指文姜返齐与兄私通

6.如云/如雨/如水:形容随从众多,讽刺排场奢靡

三、白话译文

(第一段)

破旧鱼梁搁浅处,鳊鱼鲢鱼任穿梭。文姜归齐排场盛,随从多如云朵过。

(第二段)

残损渔具弃河边,鱼群自在往来频。文姜返国声势赫,侍从密集似雨淋。

(第三段)

废弃笱篓置水央,游鱼结队恣意行。文姜归宁仪仗壮,扈从浩荡若江倾。

四、深层赏析

# 1. 隐喻手法

全篇以"破败渔具→鱼群失控"的意象链,暗讽鲁桓公无力约束文姜(鱼)的淫乱行为。三章递进式重复强化了礼崩乐坏的主题:

  • 如云:强调视觉上的铺张
  • 如雨:突出数量上的密集
  • 如水:暗示道德防线的彻底崩溃

# 2. 历史背景

创作于春秋早期(约公元前706年),针对文姜与兄长齐襄公乱伦事件。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载,文姜借归宁之名行秽事,最终引发鲁桓公被杀的"泺之会"案。

# 3. 社会批判

通过"其从如X"排比句式,揭露齐国宫廷的三大问题:

  • 贵族阶层僭越礼制
  • 女性参政引发的权力失衡
  • 诸侯国间的政治联姻弊端

五、学术争议

1.作者归属:汉代郑玄认为是鲁国士人所作,现代学者多倾向齐国宫廷诗人

2.鱼喻分歧

  • 传统注疏:鲂鳏喻鲁桓公,鲂鱮喻齐襄公
  • 新解(扬之水):鱼群泛指文姜的追求者群体

    3.敝笱象征:有学者提出这实指齐国松弛的边防体系

六、文学影响

1. 开创了"渔事讽政事"比兴传统,后见于《陈风·衡门》

2. "云如雨"成为后世描写奢靡场景的典源(如杜甫《丽人行》)

3.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此诗:"讽刺之切,无过三章叠咏"

七、现代解读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该诗反映了三个维度的压迫:

1. 将政治失败归咎于女性(红颜祸水论)

2. 婚姻作为政治工具的本质

3. 史官话语权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考古发现(临淄齐故城陶文)显示,春秋时期齐国女性地位实际高于周礼规定,此诗可能蕴含更复杂的权力博弈。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摽有梅》--无名氏 | ·下一条:《敬之》--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