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清人(《诗经·郑风》第十六篇)
作者:无名氏(先秦民歌)
原文: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
1.清人在彭
2.二矛重英
3.河上乎翱翔
- 暗喻军队无所事事的状态
(后续各章词义结构相似,体现重章叠句特征)
---
第一章:
清邑的军队驻守彭地,
披甲战马威武雄壮。
双矛装饰着鲜艳红缨,
却在黄河边游荡彷徨。
(全诗三章采用递进式翻译,突出重复中的微变)
---
通过描写郑国清邑军队的奢靡涣散,揭露春秋时期军政腐败的社会现实,属于《诗经》中典型的"刺时"作。
---
1.创作年代
《毛诗序》认为讽刺郑文公(前672-前628年在位)时期高克率师溃散事件,与《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吻合。
2.地理考据
3.军政制度反映
---
1.主旨分歧
2.比较研究
3.文化影响
- "人"成为古代诗文中国防懈怠的典故
- 清代考据学派对该诗地理考释贡献显著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