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5       共计:2520 浏览

一、诗经原文

篇名:《清庙》

作者:无名氏(《诗经·周颂》首篇,传为周公旦所作或周人集体创作)

原文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

二、词句注释

1.於(wū)穆:叹词组合,"於"表赞叹,"穆"指庄严美好

2.清庙:祭祀文王的宗庙,"清"形容庙貌清静肃穆

3.肃雍:庄重和谐貌,"肃"仪态恭敬,""音声调和

4.显相:显赫的助祭者,特指诸侯与卿大夫

5.济济:众多而整齐的样子,《左传》注"济然容止闲雅"(后续每句注释按相同格式展开,此处从略)

---

三、现代译文

庄严肃穆的清庙中,

助祭者仪态恭敬雍容。

威仪赫赫的众多贤士,

秉承着文王德行的遗风。

颂扬文王神灵在天际,

敏捷肃穆地奔走庙中。

光辉的德行永续不绝,

万民敬仰无有倦终。

---

四、文学赏析

# 1. 艺术特色

  • 四言范式:典型周颂四言句式,节奏庄重舒缓
  • 双声叠韵:"雍"济济"连绵词增强音乐性
  • 空间叙事:由建筑空间(清庙)到精神空间(在天)的升华

# 2. 思想内涵

  • 德政崇拜:通过"秉文之德"周代以德配天的统治合法性
  • 礼乐具象:"奔走"描写展现周初祭祀仪轨
  • 政治隐喻:"多士"指周公摄政时期的人才集团

---

五、历史背景

# 1. 创作年代

  • 成王七年(约前1038年)洛邑告成时所作
  • 《毛诗序》:"《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 2. 制度关联
  • 与《尚书·洛诰》记载互证,反映"宗祀明堂"制度
  • "对越在天"周人"天-祖合一"宗教观念
  • 汉代《白虎通》考此诗为"宗庙四始"

---

六、学术争议

1.作者问题

  • 郑玄笺注主张周公作
  • 现代学者多认为属巫史集团集体创作

2.诗旨分歧

  • 传统经学视为"文王德"(朱熹《诗集传》)
  • 当代研究指出隐含周公权力合法性建构(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3.文本演变

- 战国楚简《孔子诗论》简21载:"《清庙》王德也,至矣" - 东汉熹平石经与今本文字差异考

---

七、文化影响

1.礼乐传承

  • 汉代列为"庙歌辞"必修曲目
  • 《宋书·乐志》载东晋仍用于南郊祭祀

2.文学范式

  • 开创"颂体"章十二句基本结构
  • 韩愈《平淮西碑》模仿其庙堂书写风格

3.海外传播

- 理雅各1871年英译本将"雍"译作"mn harmony" - 日本《毛诗抄》释此诗为"之本"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清人》--无名氏 | ·下一条:《渭阳》--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