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溱洧(《诗经·郑风》第十七篇)
作者:无名氏(先秦民间集体创作)
原文:
```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
1.溱(zhēn)洧(wěi):郑国两条河流名称,在今河南新密市
2.涣涣:春水盛大的样子
3.秉蕑(jiān):手持兰草(古代祛邪植物)
4.洵訏(xún xū):确实广阔
5.浏:水流清澈貌
6.勺药:即芍药,先秦时期象征爱情的赠礼
```
溱水洧水春潮涨,青年男女执兰香。
姑娘邀约"去观赏?"小伙答"逛一趟"。
"再去看看又何妨?洧水岸边真宽敞!"结伴相嬉戏,互赠芍药情意长。
溱水洧水清又亮,游人如织闹春光。
姑娘再问"同往?"仍答"观赏""洧畔逛一逛!那里欢闹似海洋!"
青年男女笑颜开,芍药传情暗心芳。
```
1.结构艺术:
2.意象体系:
3.情感表达:
1.地理考证:
- 溱洧流域是郑国核心区(今河南新郑周边),《水经注》载"洧水又东过郑县南" - 先秦时每年三月上巳节,民众会在溱洧之滨举行祓禊仪式
2.文化语境:
1.民俗学视角:
- 诗中场景可能源自古老的生殖崇拜仪式,芍药因其根茎形状被作为生育象征
2.比较文学:
- 与《楚辞·九歌》的祭祀歌舞、《论语·先进》"乎沂"存在文化同源性
3.接受史影响:
1. 关于创作年代:
2. 主旨分歧:
1. 中国现存最早的春游题材诗歌
2. "药定情"成为后世文学经典母题(如《红楼梦》"湘云醉眠芍药裀"
3. 2018年河南新郑设立"溱洧诗会"该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