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5       共计:2520 浏览

一、诗经原文

```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

二、词句注释

1.烈文:光辉而有文德。"烈"指功业显赫,"文"指德行美好

2.辟公:诸侯。"辟"为君位,"公"为爵位

3.锡兹祉福:赐予这些福禄。"锡"通"赐"""福祉

4.封靡:过度的奢侈享乐。《毛传》:",大也;靡,累也"

5.戎功:大功业。"戎"有"大"义

6.不显:即"显"非常显赫

三、逐句译文

原文译文
烈文辟公功德显赫的诸侯们
锡兹祉福上天赐予你们这些福祉
惠我无疆赐予周王朝无穷恩惠
子孙保之愿子孙永远保有它
无封靡于尔邦不要在你的邦国过度奢靡
维王其崇之要尊崇周王的权威
念兹戎功牢记这些伟大功业
继序其皇之继承发扬使其辉煌
无竞维人强盛在于得贤人
四方其训之四方诸侯都会效法
不显维德显赫的是美德
百辟其刑之诸侯们都来效仿
於乎前王不忘啊!先祖的典范永不忘

四、文学赏析

# 1. 结构特征

全诗十三句采用"-分-总":

  • 首句总赞诸侯功德
  • 中段分述治国要求
  • 末句升华至先王传统

# 2. 修辞手法

  • 呼告修辞:"辟公"尔邦"第二人称称谓增强训诫感
  • 对仗句式:"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形成诫勉对照
  • 顶真技巧:"继序其皇之""竞维人"隐含因果衔接

# 3. 思想内涵

通过"-功-法"维度构建政治伦理:

  • 以"文"确立道德标准
  • 以"功"强调历史传承
  • 以"刑之"现实政治

五、历史背景考证

# 1. 创作时期

据《毛诗序》记载,当为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2-前1021年)宗庙祭祀乐歌,用于:

  • 诸侯朝觐仪式
  • 新王登基大典

# 2. 政治语境

反映西周初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需求:

  • 青铜器《大盂鼎》铭文"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互为印证
  • 与《尚书·康诰》"明德慎罚"思想一脉相承

# 3. 作者推测

应为周王室巫史官员集体创作,理由:

1. 内容体现王室视角

2. 句式符合宗庙颂诗特征

3. 无名氏署名符合《周颂》通例

六、学术争议辨析

1.主旨分歧

  • 郑玄《笺》认为属"勉诸侯"之作
  • 现代学者扬之水主张是"命仪式配套颂诗"

2."王"所指

  • 传统注疏指文王、武王
  • 出土清华简显示可能包括古公亶父

3.文本异文

- 敦煌写本P.2529作"皇其崇之"- 阜阳汉简"功""功"

七、文化影响

1.礼乐制度

成为西周"饮酒礼"演奏曲目,《仪礼》记载其演奏位置在《清庙》之后

2.后世化用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竞维人"论治国
  • 欧阳修《王国风解》借该诗讨论周代封建制度

3.现代价值

诗中"政-人才-法度"的三维治理模式,仍可为当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传统智慧参照

(AI生成)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灵台》--无名氏 | ·下一条:《烈祖》--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