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
1.烈文:光辉而有文德。"烈"指功业显赫,"文"指德行美好
2.辟公:诸侯。"辟"为君位,"公"为爵位
3.锡兹祉福:赐予这些福禄。"锡"通"赐"""福祉
4.封靡:过度的奢侈享乐。《毛传》:",大也;靡,累也"
5.戎功:大功业。"戎"有"大"义
6.不显:即"显"非常显赫
原文 | 译文 |
---|---|
烈文辟公 | 功德显赫的诸侯们 |
锡兹祉福 | 上天赐予你们这些福祉 |
惠我无疆 | 赐予周王朝无穷恩惠 |
子孙保之 | 愿子孙永远保有它 |
无封靡于尔邦 | 不要在你的邦国过度奢靡 |
维王其崇之 | 要尊崇周王的权威 |
念兹戎功 | 牢记这些伟大功业 |
继序其皇之 | 继承发扬使其辉煌 |
无竞维人 | 强盛在于得贤人 |
四方其训之 | 四方诸侯都会效法 |
不显维德 | 显赫的是美德 |
百辟其刑之 | 诸侯们都来效仿 |
於乎前王不忘 | 啊!先祖的典范永不忘 |
全诗十三句采用"-分-总":
通过"-功-法"维度构建政治伦理:
据《毛诗序》记载,当为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2-前1021年)宗庙祭祀乐歌,用于:
反映西周初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需求:
应为周王室巫史官员集体创作,理由:
1. 内容体现王室视角
2. 句式符合宗庙颂诗特征
3. 无名氏署名符合《周颂》通例
1.主旨分歧:
2."王"所指:
3.文本异文:
- 敦煌写本P.2529作"皇其崇之"- 阜阳汉简"功""功"
1.礼乐制度:
成为西周"饮酒礼"演奏曲目,《仪礼》记载其演奏位置在《清庙》之后
2.后世化用:
3.现代价值:
诗中"政-人才-法度"的三维治理模式,仍可为当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传统智慧参照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