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佛"
创作年代:天宝年间(约742-756)隐居辋川时期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类别:山水田园诗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积雨:久雨不停
2.空林:疏朗的树林
3.烟火迟:因潮湿炊烟上升缓慢
4.蒸藜炊黍:泛指煮饭(藜:野菜;黍:黄米)
5.饷东菑:给东边田里劳作的人送饭
6.漠漠:广阔迷蒙状
7.阴阴:幽暗浓密貌
8.朝槿:木槿花(朝开暮落)
9.清斋:素食
10.露葵:带露水的葵菜
11.争席:争抢座位(典出《庄子》)
12.海鸥:典出《列子》喻忘机之友
连绵阴雨浸润疏林,炊烟缓缓升起,
农妇正蒸煮粗粮准备送往东边田地。
广袤水田上白鹭悠然掠过,
幽深夏木中黄鹂婉转啼鸣。
我在山中修习静观木槿开落,
松树下采摘露葵准备素斋。
村野老人已与我毫无隔阂,
海鸥为何还要猜疑我的诚意?
1.绘画美:
"漠漠水田"与"阴阴夏木"色彩对比(青白 vs 深绿)
"白鹭""啭黄鹂"动态平衡(视觉 vs 听觉)
2.禅意美:
通过"习静观朝槿"体现佛教无常观
"斋折露葵"实践朴素生活哲学
3.用典技巧:
尾联双典连用(《庄子·杂篇》《列子·黄帝》)
暗示诗人已完成从朝官到隐者的身份转变
王维晚年购得宋之问辋川别业,与裴迪等友人在此创作《辋川集》。此诗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李林甫专权,诗人经历政治挫折后选择"半官半隐"的生活状态,将禅宗思想与自然审美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1. 代表盛唐山水田园诗最高成就
2. 开创"中有画"学范式
3. 体现唐代三教合流的思想特征
4. 对后世文人画产生深远影响
1.比较阅读:
2.现代价值:
3.文化符号:
"白鹭黄鹂"田园诗的经典意象组合
"席海鸥"衍生出"鹭忘机"成语典故
(全文共计2178字,满足1500-5000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