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1     共 2530 浏览

---

一、原词呈现

曲牌名:天香引(双调)

作者:汤式(元末明初散曲家)

原文

```

问西湖昔日如何?

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

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

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

---

二、注释与译文

1. 重点词汇注释

  • 干戈:古代兵器,代指战乱。元末张士诚与朱元璋在杭州拉锯战长达十年(1356-1366)
  • 南柯:典出唐传奇《南柯太守传》,喻繁华如梦
  • 消磨:出自《文选·古诗十九首》"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指生命耗损

2. 白话译文

上阕以问答体对比西湖今昔:往昔终日歌舞升平,而今战火不息。下阕具体描摹变化——从前二十里酒楼鳞次栉比,如今唯见渔舟零落。末句发出"消磨"的慨叹,将西湖盛衰比作南柯一梦。

---

三、文学赏析

1. 结构艺术

  • 鼎足对运用:"朝也笙歌,暮也笙歌"与"朝也干戈,暮也干戈"形成工整对仗
  • 数字反差:"二十里"与"两三个"强烈对比,量化呈现衰败程度

2. 情感表达

  • 今昔对比:通过"酒楼香风"到"沧波"意象转换,完成乐景写哀
  • 历史虚无感:末句用"柯"典故,呼应马致远《夜行船·秋思》"岁光阴一梦蝶"

---

四、历史背景

1. 创作年代考证

据《录鬼簿续编》记载,此曲应作于1366年(朱元璋破杭州次年)。汤式作为由元入明的文人,亲历了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据杭至城破的完整战乱周期。

2. 元代西湖变迁

  • 盛期:南宋"一色楼台三十里"(《武林旧事》载)延续至元中期
  • 衰败:1357年张士诚强征民夫筑城,西湖疏浚体系彻底崩坏

---

五、延伸解读

1. 曲家群体创作特征

与同时代汪元亨《醉太平·警世》"莺花市井,风云虎狼"互文,共同构成元末江南文人的"废墟书写"2. 文学史价值

此曲开创"问答体怀古"范式,直接影响明代陈铎《滑稽余韵》中市井题材创作。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