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4     共 2524 浏览

一、诗歌标题解析

标题点明"送别"与双线结构:"李少府贬峡中"与"王少府贬长沙"形成地理对仗(长江三峡vs湘江流域),暗示两位友人不同的贬谪命运。唐代"府"为县尉别称,折射出中下层官员在政治漩涡中的脆弱性。

二、作者高适生平背景

高适(704-765)作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此诗作于其仕途转折期(约749年)。曾任封丘尉的经历使其对贬谪题材有深切体会,诗中刚健笔力与沉郁情感的融合,正是其"雄浑悲壮"诗风的典型体现。

三、原文呈现

(按中华书局《高适诗集校注》版本)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四、逐联注释与白话译文

首联

  • 注释:"衔杯"饯行饮酒,"谪居"明贬官性质
  • 译文:叹息着询问你们离别的心情,停马举杯问询贬所的情形

颔联

  • 注释:"巫峡"李少府贬地,"阳回雁峰"指王少府长沙
  • 译文:巫峡猿啼催人泪下,衡阳归雁能否捎来书信

颈联

  • 注释:"青枫江"属长沙,"帝城"三峡,空间跨度达千里
  • 译文:青枫江面秋帆渐远,白帝城畔古树萧疏

尾联

  • 注释:"雨露"皇恩,体现官方送别诗的劝慰范式
  • 译文:圣明时代恩泽广布,暂别不必过分忧伤

五、艺术特色赏析

1.双线结构:通过"巫峡-衡阳"青枫江-白帝城"对举,实现两位受赠者的平行叙事

2.意象组合:猿啼、归雁、秋帆、古木等意象群,构建出"悲而不哀"审美张力

3.情感把控:尾联的官方劝慰与前三联的深沉感慨形成微妙的情绪平衡

六、历史语境拓展

1.唐代贬谪制度: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年间地方官贬谪率达17%,诗中反映的正是这一政治生态

2.文学传统比较: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单一送别不同,本诗开创了"一诗双送"七律新范式

3.后世评价:明代胡应麟《诗薮》称此诗"骨力遒劲,气象浑厚"清代沈德潜特别赞赏其"两句分顶两人"的章法技巧

七、延伸思考

诗中"代雨露"的官方修辞,实际暗含对开元晚期政治暗流的观察。高适晚年任节度使的经历,可视为对此类仕途风险的终极超越。该作品在送别诗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其空间叙事技巧直接影响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