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3     共 2528 浏览

一、原词呈现

《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作者:南宋 严蕊*

---

二、注释与白话译文

# (1)字词注释

  • 风尘:古代指妓女生涯,此处喻指被迫卷入的污浊环境
  • 前缘:佛教用语,指前世因果
  • 东君:司春之神,暗指主宰命运的权力者
  • :古代女子谦称,此处为严蕊自称

# (2)全文翻译

并非我生性偏爱这风月场,

或许是前世因缘的错误安排。

就像花开花落自有其时,

终究要仰仗春神的主宰。

该离开时终须离开,

勉强停留又如何安在?

倘若有一天能山花遍插鬓边,

不必追问我的归宿所在。

---

三、文学赏析

# 1. 艺术特色

  • 双关隐喻:通篇以""人,"东君"指当权者朱熹
  • 矛盾张力:"去也""也"形成强烈情感对冲
  • 自我救赎:末句展现对自由的终极向往

# 2. 情感结构

词句段落情感层次表达手法
上阕四句命运控诉因果设问
下阕四句生命抉择决绝宣言

---

四、历史背景探微

# (1)创作缘起

公元1182年,严蕊因卷入朱熹弹劾唐仲友案被囚,在狱中作此词自陈心迹。当时朱熹以"伤风化"将其收监,严蕊受尽酷刑拒不诬供。

# (2)时代语境

  • 程朱理学鼎盛期对女性的道德禁锢
  • 宋代官妓制度的特殊社会地位
  • 士大夫政治斗争中的女性牺牲品

---

五、文化影响

1.后世评价

  • 明代冯梦龙《情史》赞其"骨铮铮"
  • 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妓女词中第一等"

2.现代解读

  • 女性主体意识的早期觉醒
  • 个体自由与体制压迫的永恒命题

3.对比研究

  • 与李清照《声声慢》愁绪表达之异同
  • 和柳永《雨霖铃》妓女题材创作比较

---

六、延伸思考

1. 词中"花插满头"意象与陶渊明"菊东篱下"共鸣

2. 宋代司法制度中刑讯逼供的黑暗面考证

3. 该词在东亚汉文化圈的传播与接受史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