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7       共计:2520 浏览

一、诗经原文

```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

二、词句注释

1.考槃:古代解作"扣盘而歌"现代多释为"筑成木屋"

2.:山间流水沟壑

3.硕人:德高望重者

4.(kē):宽大貌,《尔雅》释为"也"5.:朱熹注"盘桓不行之意"

三、白话译文

```

在山涧筑屋而居,贤者心胸多宽广。独睡醒来自言语,永誓不忘此中趣。

在山坳筑屋而居,贤者胸怀多开阔。独睡醒来自吟唱,永誓不违此志向。

在高原筑屋而居,贤者心志多坚定。独睡醒来自休憩,永誓不与他人语。

```

四、文学赏析

# (1)结构艺术

全诗三章采用典型的重章叠句手法,通过"-阿-陆"递进与"-薖-轴"的性格深化,构建出隐士形象的三维立体图景。每章末句"永矢弗×"变奏,形成情感表达的螺旋上升。

# (2)意象系统

  • 空间意象:山涧/山坳/高陆构成垂直地理坐标系
  • 行为意象:寐寤/言/歌/宿展现隐者生活全景
  • 誓言意象:"谖"过"弗告"精神结界

# (3)情感张力

表面描写隐逸之乐,深层蕴含"皆浊我独清"的孤独感。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此必周公遭变时,其党徒之散处山林者所作。" 五、历史背景探究

# 1. 创作年代推定

据《毛诗序》"刺庄公也"当属卫庄公时期(约前757-前735年)。现代学者通过语言特征分析,认为更可能出自西周晚期士大夫阶层。

# 2. 社会语境还原

  • 礼崩乐坏背景下,贵族知识分子对"德"的新诠释
  • "硕人"形象反映士人阶层独立意识的觉醒
  • 与《卫风·淇奥》"有匪君子"互文对照

六、学术争议焦点

1.主题分歧

  • 隐逸诗说(朱熹《诗集传》)
  • 政治讽喻说(姚际恒《诗经通论》)
  • 情诗别解说(闻一多《风诗类钞》)

2."槃"训诂争议

  • 郑玄:"考,成也;槃,乐也"
  •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说文》:"槃,承槃也"

七、文化影响

1. 开创中国隐逸文学传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显见其影响

2. "寐寤言"后世文人表达精神独立的经典意象

3. 日本江户时代汉学家皆川淇园《诗经绎解》专章讨论此篇

八、比较文学视角

与古希腊《田园诗》(Idylls)相比:

  • 同:皆歌颂自然生活
  • 异:古希腊侧重牧歌情趣,中国强调道德持守
  • 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此篇体现"式存在主义"

九、现代阐释

1.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早期环境文学样本

2. 存在主义哲学观的先秦表达

3. "孤独美学"原始文本(参考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羔裘》--无名氏 | ·下一条:《臣工》--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