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
1.考槃:古代解作"扣盘而歌"现代多释为"筑成木屋"
2.涧:山间流水沟壑
3.硕人:德高望重者
4.薖(kē):宽大貌,《尔雅》释为"也"5.轴:朱熹注"盘桓不行之意"
```
在山涧筑屋而居,贤者心胸多宽广。独睡醒来自言语,永誓不忘此中趣。
在山坳筑屋而居,贤者胸怀多开阔。独睡醒来自吟唱,永誓不违此志向。
在高原筑屋而居,贤者心志多坚定。独睡醒来自休憩,永誓不与他人语。
```
全诗三章采用典型的重章叠句手法,通过"-阿-陆"递进与"-薖-轴"的性格深化,构建出隐士形象的三维立体图景。每章末句"永矢弗×"变奏,形成情感表达的螺旋上升。
表面描写隐逸之乐,深层蕴含"皆浊我独清"的孤独感。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此必周公遭变时,其党徒之散处山林者所作。" 五、历史背景探究
据《毛诗序》"刺庄公也"当属卫庄公时期(约前757-前735年)。现代学者通过语言特征分析,认为更可能出自西周晚期士大夫阶层。
1.主题分歧:
2."槃"训诂争议:
1. 开创中国隐逸文学传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显见其影响
2. "寐寤言"后世文人表达精神独立的经典意象
3. 日本江户时代汉学家皆川淇园《诗经绎解》专章讨论此篇
与古希腊《田园诗》(Idylls)相比:
1.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早期环境文学样本
2. 存在主义哲学观的先秦表达
3. "孤独美学"原始文本(参考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