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下呈祥瑞"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
1.云松螺髻:以"松"女子发髻松散,暗示慵懒情态
2.小琼姬:对婢女的美称,典出《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侍女
3.雪下呈祥瑞:双关语,既指柳絮如雪,又暗含《世说新语》"若柳絮因风起"
---
青丝如云般散落螺髻,
鸳鸯被里尚存暖意,
掩着春闺独眠疗愈伤春心绪。
忽见柳絮纷飞时,
俏丫鬟惊呼"雪兆吉"生生惊破团圆梦境。
谁这般煞风景?
啐!原来是你这小妮子!
---
全曲采用"-惊醒"戏剧性结构,通过"起"完成情绪转折,继承元曲"务头"技法。末句"呸"字打破传统闺怨题材的哀婉基调,体现元曲特有的市井趣味。
表面写闺中嗔怒,深层反映元代女性在礼教约束下的情感压抑。与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相比,张可久更擅长用生活细节解构严肃主题。
---
1.创作年代:约作于元至顺年间(1330-1333),时值元曲"清丽派"盛期
2.社会语境:元代解除科举制,文人转向市井创作,本曲中婢女形象折射当时奴婢制度的普遍性
3.文学流变:继承唐宋闺怨词传统,但突破"温柔敦厚"诗教,体现元曲"尖新倩意"学追求
---
对比维度 | 张可久《山坡羊》 | 王实甫《西厢记》 |
---|---|---|
女性形象 | 娇嗔真实 | 理想化塑造 |
语言风格 | 市井口语 | 文白相间 |
情感表达 | 瞬间爆发 | 渐进发展 |
---
1. 关于"团圆梦"所指:
2. 末句修辞争议:
---
1.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早期表征
2. 元代文人"俗为雅"创作策略的典型范例
3. 对后世《牡丹亭》"园惊梦"情节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