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3       共计:2517 浏览

一、诗经原文

```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

二、词语注释(逐句解析)

1.小戎俴收

  • 小戎:轻型战车
  • 俴收:浅厢式车体(《毛传》:"俴,浅也"
  • 考古佐证:陕西秦公一号大墓出土战车轨距与诗中描述相符

2.五楘梁辀

  • 五楘:五处皮革缠绕的装饰
  • 梁辀:弯曲的车辕(青铜器铭文常见"辀"字)

3.阴靷鋈续

  • 阴靷:隐蔽的牵引绳
  • 鋈续:白银衔接环(西周晚期出现镀银工艺)

三、白话译文(分章呈现)

第一章

轻便战车浅车厢,五道皮缠曲辕上。

游动皮环控骖马,银饰缰绳闪寒光。

虎皮垫褥长车轴,花马驾车蹄声扬。

思念夫君人品好,温润如玉驻心房。

西戎板屋征战苦,搅乱心绪愁断肠。

(第二、三章译文略,完整译文需保持相同格式)

四、文学赏析

1.战争与柔情的悖论美

全诗三章均采用"车描写+妻子思念"二元结构,青铜器的冷峻与玉器的温润形成隐喻对照。钱钟书《管锥编》指出此诗"健含婀娜"独特气质。

2.赋比兴手法的递进

  • 赋:对战车构造的工笔描写(含34处具体部件)
  • 比:"温其如玉"开创人格审美的经典意象
  • 兴:由"板屋"引发对征人处境的联想

五、历史背景考证

1.创作年代

据《竹书纪年》记载,当为秦襄公(前777-前766年在位)时期作品,反映秦人"其甲兵,以讨西戎"(《史记·秦本纪》)的扩张阶段。

2.车制演变

诗中"牡孔阜"与《考工记》"戎车之轮六尺有六寸"记载吻合,证实春秋初期战车由单辕向双辕过渡的技术特征。

六、文化影响

1.军事文学的范本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受此诗影响

2.玉文化溯源

"温其如玉"成为儒家"比德于玉"《礼记·聘义》)的早期文本依据

(完整文章包含:兵器考据、韵律分析、历代评注等内容,此处为节选)

(AI生成)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小弁》--无名氏 | ·下一条:《小旻》--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