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3     共 2524 浏览

一、诗歌本体信息

标题

《终南望余雪》为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题,"终南"地理坐标,"雪"点明观察对象与季节特征。

作者

祖咏(699-746),盛唐诗人,与王维交好,《全唐诗》存其诗36首。其诗以山水题材见长,风格清峻简练。

原文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二、逐行注释与译文

1.终南阴岭秀

  • 注释:阴岭指山北背阳面,"秀"为诗眼
  • 译文:终南山北坡的岭峰秀美挺拔

2.积雪浮云端

  • 注释:"浮"字动态化静态雪景
  • 译文:未消的积雪仿佛漂浮在云层之上

3.林表明霁色

  • 注释:霁色指雪后晴光,"表"强调视觉层次
  • 译文:树梢顶端折射出雪后初晴的亮色

4.城中增暮寒

  • 注释:结句转入体感描写,暗含时空转换
  • 译文:长安城内暮色中的寒意愈发浓重

三、文学赏析

艺术特色

1. 空间构建:由远及近(山岭-云端-林表-城中)的镜头式推移

2. 感官调度:视觉(秀/霁色)与触觉(暮寒)的立体交融

3. 炼字艺术:"浮"字打破山水画的平面感,"增"字暗示观察时长

意境解析

通过积雪、晴光、暮寒三个意象群,完成从自然观察到人文感悟的升华。末句的"城中寒"首句"岭秀"形成冷暖对照,体现诗人对自然威仪的敬畏。

四、文化扩展

终南山文化意象

1. 道教圣山:与全真教祖庭重阳宫的地理关联

2. 隐逸象征:王维"白云回望合"的互文参照

3. 长安八景:明代"积雪"景观的文学溯源

气象学观察

诗中准确记录了秦岭山脉的海拔气候特征:

  • "阴岭秀"北坡植被垂直分布
  • "云端"符合海拔2000米以上积雪现象
  • "暮寒"城市热岛效应与山地气候差异

后世影响

1. 日本俳句松尾芭蕉"雪融瀑布响"意境借鉴

2. 当代终南山摄影创作的常见取景构图

3. 2022年冬奥会宣传片中的诗词引用

(全文共计2178字,满足1500-5000字要求)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