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1.子衿:周代学子服饰的青色衣领,借指心上人
2.嗣音:传递音讯(嗣:继续,《郑笺》解作"诒"即赠送)
3.佩:系玉佩的绶带
4.挑达:双声联绵词,形容徘徊不安状(《毛传》:"往来相见貌"
5.城阙:城门两侧的观楼,先秦时期的重要约会场所
(第一段)
你那青色的衣领,牵动我绵长的思念。
即便我不曾前去,你怎忍断绝音信?
(第二段)
你玉佩的丝绶,系着我缠绕的愁绪。
纵使我未能赴约,你为何不来相寻?
(第三段)
我在城楼来回踱步,
一日未见的煎熬,
漫长得如同三季轮回。
1.创作年代:
据《毛诗序》推断属郑风(公元前8-6世纪),反映东周时期城邦文化兴起后,士阶层的婚恋观念变化
2.礼制语境:
3.文本流变:
东汉郑玄首次将"嗣音"为男女通信,宋代朱熹强化其"诗",清代方玉润则回归抒情本义
1.比较文学视角:
2.现代改编:
3.语言学价值:
"挑达"上古联绵词在郑方言中的语音留存
1. 主题论辩:
2. 人物关系:
3. 地理考证:
关于"阙"具体指郑国新郑或别邑的持续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