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5     共 2534 浏览

一、诗歌本体信息

标题解析

"斋"指州刺史官邸,""明特殊天气场景,"集"即宴饮集会。标题完整呈现事件要素:地点(郡斋)、环境(雨中)、人物(文士)、事件(燕集),构成唐代文人雅集的典型场景。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京兆杜陵人,中唐著名诗人。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澄澹精致,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该诗作于贞元四年(788年)任苏州刺史期间。

原文呈现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二、逐联注释与译文

1.首联(兵卫-清香)

  • 注释:画戟指仪仗兵器,燕寝即休息室
  • 译文:官邸卫兵执戟肃立,内室弥漫袅袅清香

2.颔联(海上-阁凉)

  • 注释:海上指太湖方向,池阁为园林建筑
  • 译文:太湖风雨漫卷而来,池边楼阁更显清凉

3.颈联(烦疴-满堂)

  • 注释:烦疴指暑热病气
  • 译文:郁热病气渐渐消散,高朋满座济济一堂

(后续各联依此格式展开,此处从略)

三、文学艺术赏析

结构特色

采用"场景-感悟-升华"递进:前六句写宴会环境(视觉/嗅觉/触觉多维描写),中八句抒政治情怀("睹斯民康"体现儒家担当),末六句赞人文盛况(落脚文化价值超越物质财富)。

修辞技法

  • 通感运用:"清香"将嗅觉视觉化
  • 对比手法:卫兵森严与文人逍遥的反差
  • 用典自然:"玉章"用《诗经》"玉其相"思想境界

    突破普通宴饮诗的享乐主题,展现刺史的双重自觉:

    1. 政治自觉:"睹斯民康"愧疚

    2. 文化自觉:"曰财赋强"的价值观

四、历史语境扩展

中唐文人雅集传统

对比其他燕集诗作:

  • 王维《辋川集》侧重隐逸情趣
  •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展现世俗欢乐

    韦诗独特处在于将仕宦责任与文人雅趣结合。

苏州刺史的文学活动

考证韦应物苏州时期交游:

  • 与顾况、皎然等诗人唱和
  • 推动"吴中诗派"

    本诗可作为中唐江南文学圈的重要文献。

饮食文化折射

"肥属时禁"唐代禁屠政策:

- 春夏禁捕猎的环保法令

- 文人宴饮的素食风尚

与杜甫《丽人行》"驼之峰出翠釜"有趣对比。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