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8     共 2524 浏览

一、原文呈现

曲牌名:金蕉叶(中吕宫)

作者:张鸣善(元代)

原文

```

恨绵绵深宫怨女,情默默梦断羊车。

冷清清长门寂寞,捱秋宵翠衾难度。

```

---

二、注释详解

1.恨绵绵

  • 典出白居易《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宫哀怨的持续性

    2.羊车

  • 晋武帝司马炎后宫典故,《晋书》载"乘羊车,恣其所之"此处反用其意

    3.长门

  • 汉代冷宫代称,司马相如《长门赋》故事背景

    4.翠衾

  • 华美却冰凉的丝被,李商隐《无题》"翠被华灯"的化用

---

三、白话译文

(逐句对应翻译)

1. 原句:恨绵绵深宫怨女

译:深宫里满怀长恨的失宠嫔妃

2. 原句:情默默梦断羊车

译:沉默中盼不到帝王临幸的踪迹

3. 原句:冷清清长门寂寞

译:像陈阿娇独居长门宫般凄冷

4. 原句:捱秋宵翠衾难度

译:秋夜辗转难眠 锦被也显沉重

---

四、文学赏析

# (一)意象系统构建

1.空间意象

  • "深宫-长门"形成封闭性空间链
  • 通过"羊车"宫廷政治隐喻

    2.感官意象

  • 触觉:"冷清清""衾"温度反差
  • 听觉:"默默"营造死寂氛围

# (二)修辞艺术

1.鼎足对运用

前三句工整的三连对仗,符合元曲"逢双必对"

2.情感递进

从"恨"到""""心理曲线描写

---

五、历史背景考据

1.创作年代推测

  • 据《录鬼簿》记载,张鸣善主要活动于元顺帝时期(1333-1368)
  • 此时元曲已从杂剧转向散曲抒情化

    2.社会语境

  • 反映元代后宫"一官多妃"弊端
  • 与同时代《汉宫秋》形成主题呼应

---

六、跨文本比较

1.与唐诗关联

  • 王昌龄《长信怨》"玉颜不及寒鸦色"意境延续

    2.元曲同类题材

  • 较白朴《梧桐雨》更显凝练克制

    3.后世影响

  • 清初《长生殿》"雨梦"折化用此曲意象

---

七、学术争议点

1.作者归属讨论

  • 部分学者认为此曲或为张可久作品(见《全元散曲》校注)

    2."羊车"分歧

  • 钱南扬主张实指宫禁制度
  • 吴梅认为象征帝王恩宠的无常性

---

八、现代解读视角

1.女性主义阅读

- 展现父权制度下的身体政治

2.存在主义阐释

- "捱秋宵"体现时间囚禁感

3.比较文学研究

- 与法国宫廷诗《玫瑰传奇》的平行研究价值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