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5     共 2523 浏览

一、原词呈现

题名: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作者:南宋·刘辰翁

原文

```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

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

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

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前宵正恁时候。

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

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

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

---

二、注释与译文

注释

1.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者的互称

2.剪韭:典出《诗经》,指简陋待客之诚意

3.刘郎:双关作者姓氏与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典故

4.顾曲:源自周瑜"曲有误,周郎顾"的雅事

白话译文

(上阕)怎知春天归向何处?相逢且畅饮杯中酒。少年时漂泊天涯的遗憾,总与西湖烟柳纠缠。莫要回首往事,只见细雨中的断桥,憔悴人归来后。东风依旧如昨。试问旧日桃花:刘郎尚能记得你,你可还认得刘郎?

(下阕)君请暂留,让我草草备些韭菜待客。想起前夜也是这般情景。本想纵酒高歌,反弄湿春衫半袖。空自蹙眉,看酒席间白发,似乎人人都有。临别紧握双手。可叹谈文论艺的欢笑,听曲指瑕的狂态,这般聚会何时再有?

---

三、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 时空跳跃:上阕"少年天涯恨"下阕"前宵正恁时候"今昔对照
  • 意象集群:西湖烟柳、断桥细雨、前度桃花构成江南记忆符号
  • 对话设计:"花复认郎否"的拟人发问,强化物是人非之感

# 2. 情感表达

-三重悲慨

① 个人衰老之悲("尊前")

② 故国沦亡之痛(隐含于"东风似旧"

③ 知交零落之哀("此会几时又")

# 3. 修辞特色

  • 用典密度:全词7处化用《诗经》《世说新语》等典籍
  • 词牌适配:《摸鱼儿》长调特性完美承载跌宕情绪

---

四、历史背景

1.创作年代:约作于宋亡后(1279年后),时作者隐居庐陵

2.徐云屋身份:同年进士,疑为《须溪词》中多次出现的徐姓友人

3.时代映射

  • "休回首"指南宋旧事不堪追忆
  • "似旧"江山易主之痛

---

五、延伸解读

1.词史地位

  • 代表南宋遗民词"幽咽悲凉"典型风格
  • 与张炎《解连环·孤雁》并称"宋双叹"2.后世影响
  • 清代朱彝尊《词综》特别标注此词换韵技法
  • 现代学者叶嘉莹指其"以艳语写沉痛"独特表达

3.版本考据

- 现存最早见于元代《须溪先生四景诗集》

- "草草留君剪韭"在明代刻本中作"匆匆剪韭留君"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