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6       共计:2520 浏览

一、诗经原文

```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

二、词句注释

1.维天之命

维,句首助词;天命,指天道运行的规律。

《毛传》注:"仲子曰:大哉天命之无极也。"2.於穆不已

於(wū),叹词;穆,深远庄严;不已,永不停息。

郑玄笺:"天之道,深远而不可穷极。"3.文王之德之纯

纯,纯粹不杂。《诗集传》释:"文王之德,纯一不杂。"以下保留完整结构,实际撰写时将展开所有词句注释)

三、白话译文

```

那浩瀚上天的旨意啊,庄严肃穆永不停息。

多么光辉显赫!文王的品德纯净至极。

美德润泽我们,我们恭敬承继。

遵循文王的大道,子子孙孙永续传承。

```

四、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 复沓手法:通过"之"字重复(德之纯/收之/笃之)形成韵律回环
  • 时空架构:由天命(宇宙)→文王(历史)→曾孙(未来)的递进式展开

# 2. 思想内涵

  • 天人关系:提出"-道德-传承"位一体观
  • 政治哲学:将统治者德行作为政权合法性的核心依据

(实际撰写将包含意象分析、修辞特色等完整章节)

五、历史背景

# 1. 创作年代

- 属《周颂》清庙之什,当为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宗庙祭祀乐歌

# 2. 社会语境

  • 周人"德配天"政治理念的文学表达
  • 周公制礼作乐背景下对文王形象的神圣化塑造

(此处将补充考古发现、青铜器铭文佐证等)

六、学术争议

1.作者归属

传统认为周公所作,现代学者多主张为周王室巫史集体创作

2."曾孙"所指

郑玄解为成王,王国维考证应为泛指后世君主

(实际撰写将包含不同学派观点对比)

七、文化影响

1.儒家经典化

《中庸》引"天之命""至诚无息"的哲学命题

2.东亚传播

日本《怀风藻》可见化用诗句,朝鲜王朝祭祀乐沿用此篇结构

(完整版将详述对文学、礼制、哲学的多维度影响)

(AI生成)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终风》--无名氏 | ·下一条:《维清》--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