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51     共 2528 浏览

词作原文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

注释解析

1.伫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栏杆上。"危楼"高楼,唐宋诗词常见意象

2.黯黯生天际:形容春愁如暮色般从遥远天际弥漫而来

3.草色烟光:化用杜牧"草色遥看近却无",暗喻朦胧愁绪

4.疏狂图一醉:试图放纵狂饮来排解愁思,典出《世说新语》毕卓故事

5.衣带渐宽:借用《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典故

---

白话译文

微风轻拂中独倚高楼,极目远眺时,无边春愁如暮色自天边涌来。落日余晖里的青草烟霭,沉默中谁能领会凭栏的心事?本想放纵痛饮图个酣醉,可对酒高歌的强颜欢笑终究索然无味。纵然衣带渐宽身形消瘦,为伊憔悴也绝不后悔。

---

文学赏析

# 结构艺术

上阕以"伫倚"动态起笔,通过"风细细→望极→黯黯"感官递进,构建出三维愁绪空间。下阕"拟把→对酒→强乐"转折,展现心理矛盾到情感升华的过程。

# 意象体系

  • 空间意象:"危楼-天际-残照"构成垂直空间链
  • 时间意象:从白昼"草色"到黄昏"光"的时光流逝
  • 情感意象:"衣带渐宽"将抽象思念具象化

# 语言特色

1. 双声叠韵运用:"黯黯"、"细细"韵律感

2. 矛盾修辞法:"乐还无味"情感本质

3. 典故化用:将传统语汇赋予新意境

---

历史背景

1.创作时期:约作于柳永第四次落第后(1034年),正值其"奉旨填词"阶段

2.社会语境:宋代科举制度下文人普遍存在的"愁"情结

3.文学地位:开创"愁"主题新范式,影响后世李清照《醉花阴》等作品

---

词学价值

1.情感表达:将传统闺怨题材提升为普世情感体验

2.艺术创新

  • 突破花间词局限,建立"市民词"审美标准
  • "衣带渐宽"被王国维列为人生第二境界

    3.传播影响:明代《花草粹编》等20余种词选均收录此作

---

跨文化解读

1. 与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比较:柳词更重心理刻画

2. 西方关联:可对照济慈《夜莺颂》中的"甜蜜的忧愁"

3. 现代演绎:台湾作曲家阿镗曾为此词谱曲

---

学术争议

1. 词中"伊人":有歌伎说、功名说、理想说三派观点

2. "危楼"位置考证:杭州吴山、汴梁樊楼等说法并存

3. 版本差异:明代《词林万选》作"强饮还无味"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