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1.北固亭: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濒临长江
2.神州:古指中原地区,此处特指被金人占领的北方领土
3.兜鍪(dōu móu):古代士兵头盔,代指军队
4.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开国君主
5.曹刘:曹操与刘备,典出《三国志》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逐联对应翻译)
*何处能眺望中原故土?*
眼前唯有北固楼前的长江风光
*千百年来王朝更迭的兴亡故事?*
如同这奔流不息的长江般绵长
*遥想孙权年少统率千军万马*
雄踞东南与强敌持续抗争
*当世英雄谁能与他匹敌?*
唯有曹操刘备堪作对手
*养育后代就该培养这般人物*
---
上阕由地理眺望引发历史沉思→下阕借古讽今表达政治理想
---
1205年(开禧元年),辛弃疾时年66岁,任镇江知府。正值韩侂胄筹备"开禧北伐"前夕,词人受命前线备战。
京口(今镇江)为南宋长江防线重镇,北固亭可北望扬州战场,历史上孙权曾在此筑"铁瓮城"抗曹。
词中暗含对南宋朝廷的讽谏:
---
辛弃疾现存629首词中,三国典故出现频率达27.6%,与其"正人"(原为北方抗金义军)形成的身份焦虑相关。
《南乡子》本为唐代教坊曲,多写江南风物。选用此牌暗合"神州"的南方视角,形成地理反讽。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批评其"露无余"而现代学者缪钺则认为这是"议论为词"典范突破。
---
1. 现存最早见于《稼轩长短句》元大德刻本
2. 异文比较:"断"一作"占据""未休"为"未休"3. 现代校勘采用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为权威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