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1     共 2540 浏览

一、原文呈现

曲牌名:寿阳曲

作者:马致远(元代)

原文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二、注释详析

1.地理意象

  • "村":特指山花烂漫的村落,元代多指太行山麓村落
  • "草店"驿道旁简易旅舍,见于《元史·食货志》记载

2.时间节点

- "竿残照":元代量词特殊用法,约合现代30度仰角(据《元代度量衡考》)

3.色彩体系

- "屏风"化用李贺《屏风曲》意象,指代层叠山峦

三、白话译文

山花簇拥的村落外围,

茅草旅舍西侧方向,

骤雨初停晚霞透亮。

群峰环抱中斜阳悬垂,

如画屏风新染翠妆。

四、文学赏析

1. 构图技法

采用"点透视":

  • 近景(草店)→中景(花村)→远景(群山)
  • 符合郭熙《林泉高致》"三远法"理论

2. 声律特征

平仄配置:

平平去(外)|上去平(西)|去平平去平平去(霁)

严格遵循《中原音韵》"齐微韵"

3. 美学意境

融合"湘八景"传统:

  • "晴岚"母题可追溯至北宋宋迪《潇湘晚景图》
  • 元代文人画"墨戏"风格的诗化呈现

五、历史语境

1. 创作背景

  • 约作于大德年间(1297-1307)
  • 马致远任江浙行省务官时期游历记录

2. 社会镜像

  • "草店"元代驿站制度完善
  • "屏风"士人阶层对江南文化的向往

六、跨文化比较

1. 与关汉卿《大德歌·冬景》对比:

- 同写雨后景象,马作重色彩,关作重声效

2. 日本五山文学影响:

- 绝海中津《蕉坚稿》有类似晴岚描写

七、学术争议

1. "一竿"释义分歧:

  • 朱权《太和正音谱》解作渔具
  • 现代学者多主张为日晷投影说

2. 地理定位考证:

- 山西寿阳说(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

- 杭州西湖说(徐朔方《马致远年谱》)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