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52     共 2529 浏览

一、词作原文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醿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

二、注释精解

1.转调满庭芳:本为周邦彦创调的《满庭芳》,李清照通过变换宫调形成新体

2.玉钩金锁:指门扉的华美装饰,暗喻深闺闭锁

3.酴醿落尽:借荼蘼花期将尽,喻指青春消逝(典出《诗经·豳风》)

4.活火分茶:宋代点茶技艺,需用活火烹煎,见《茶录》记载

---

三、白话译文

芳草萋萋的池塘边,绿荫掩映的庭院里,晚晴的寒意穿透窗纱。华美的门锁轻响,想必是有客来访吧?酒席前的寂寞,只因愁绪远至天涯海角。春光能否停留?荼蘼花已凋谢殆尽,幸有梨花尚存。

回忆当年雅集盛况,衣袖沾染花香,围炉煮茶分茗。极目所见尽是骏马香车。不惧狂风骤雨,正适宜煮酒赋诗。而如今,再难拥有当初的心境,如何能似旧日时光?

---

四、文学赏析

# (一)意象系统建构

1.空间对照

  • 上阕"芳草池塘"构建封闭庭院空间
  • 下阕"极目犹龙骄马"展开市井长卷

    2.时间维度

  • 通过"当年"与"如今"形成今昔对比
  • 植物意象(酴醿→梨花)暗示时序更迭

# (二)情感表达艺术

  • 顿挫笔法:"能留否"字陡然转折,从写景转入抒情
  • 反衬手法:极写昔日欢乐("不怕风狂雨骤"强化当下凄凉

---

五、历史背景考据

1.创作时期推定

  • 据徐培均《李清照年谱》,当属南渡后期作品(约1134-1140)
  • 与《永遇乐·落日熔金》同为怀旧主题姊妹篇

2.社会语境

  • 反映南宋初年士大夫阶层"汴京"集体记忆
  • "活火分茶"印证北宋贵族生活范式

---

六、词学价值评述

1.转调技法:突破《满庭芳》原调平缓格律,新增入声韵部增强顿挫感

2.女性视角

  • 区别于男性词人的家国书写,聚焦闺阁空间的情感映射
  • "煮酒笺花"宋代才女特有的文化资本

3.接受史影响

- 明代《花草粹编》首录此词,清代周济评为"安体中别调" - 现代学者叶嘉莹指其"将个人悲剧升华为时代缩影

七、存疑问题探讨

1. 文本异文考辨:

  • "惟愁海角天涯"一作"惟恐海角天涯"(见《乐府雅词》)
  • "得似旧时那"另有"怎似旧时那"

2. 词牌来源争议:

- 有学者认为实为自度曲,非由《满庭芳》转调

- 调式分析显示与《转调蝶恋花》存在音乐关联性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