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公众课 
	 > 古今诗文 > 元曲 > 《快活三过朝天子》-- 曾瑞
 位置:公众课 
	 > 古今诗文 > 元曲 > 《快活三过朝天子》-- 曾瑞
	【快活三】
利名场事冗,林泉下心冲。
小柴门画戟古城东,隔风波数重。
【朝天子】
彩云深楚峰,翠阴浓汉宫。
羊裘钓雪滩头冻,剡溪船棹空。
跨青鸾月明,驾白鹤天风。
把金章紫绶都抛送,换麻鞋布袜从新用。
1.利名场事冗:指官场追名逐利的繁杂事务。"冗"意为繁杂多余
2.林泉下心冲:"泉"代指隐居生活,""淡泊虚静
3.画戟古城东:画戟为古代仪仗器具,暗示作者曾居官位
4.剡溪船棹空:典出《世说新语》王子猷雪夜访戴故事,喻隐逸之志
5.金章紫绶:紫色印绶与黄金印章,象征高官爵位
【快活三】
官场名利事务繁杂冗多,山林泉下的生活令人心静。
简陋柴门对着古城东边的画戟仪仗,中间却隔着无数宦海风波。
【朝天子】
看那彩云深处的楚地山峰,翠荫浓密的汉代离宫。
严子陵披着羊裘在雪滩垂钓,剡溪中的访友船只早已成空。
乘着青鸾遨游月明之夜,驾驭白鹤沐浴九天之风。
将那些金印紫绶统统抛弃,重新换上麻鞋布袜做个山野闲翁。
1.意象并置手法:通过"画戟"与"柴门"金章紫绶""鞋布袜"的强烈对比,构建出世俗与隐逸的二元世界
2.用典密度:全曲8句中含5处典故(楚峰汉宫、严光钓雪、剡溪访戴、青鸾白鹤),体现元代文人曲作"才学为曲"
3.音韵设计:前调【快活三】押东钟韵,后调【朝天子】转为庚青韵,通过韵部转换暗示空间位移(从官场到山林)
1.创作年代推定:据《录鬼簿》记载,此曲应作于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此时曾瑞已辞去江浙行省务官职务
2.社会思潮反映:曲中"送金章紫绶"宣言,折射元代中期汉族文人对科举恢复后仍受压制的集体苦闷
3.地理意象溯源:"楚峰汉宫"实指杭州凤凰山南宋故宫遗址,暗含朝代更替的沧桑感
1.散曲发展脉络:该作标志元代散曲从早期市井谐趣向文人雅化的转型,属"丽派"
2.作家风格比较:与同时代张可久《朱履曲·归兴》相比,曾瑞更侧重精神超脱而非景物描写
3.后世影响: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如蓝田美玉"该曲开创的"渔樵话"影响后世《渔樵记》等剧作
1.哲学维度:曲中"鸾白鹤"融合道家游仙思想与儒家"天下无道则隐"观念
2.物质文化:"麻鞋布袜"元代江南士人服饰的"去制度化"
3.空间政治学:通过"古城东"到"峰"的地理位移,构建出对抗官方空间的隐逸领地
 
	   9月20日
 9月20日   3333 浏览
 3333 浏览 
	   9月20日
 9月20日   1595 浏览
 1595 浏览 
	   9月20日
 9月20日   3305 浏览
 3305 浏览 
	   8月22日
 8月22日   2459 浏览
 2459 浏览 
	   8月22日
 8月22日   2349 浏览
 2349 浏览 
	   8月22日
 8月22日   2317 浏览
 2317 浏览 
	   9月11日
 9月11日   1279 浏览
 1279 浏览 
	   9月7日
 9月7日   3719 浏览
 371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