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6     共 2537 浏览

一、诗歌本体信息

标题解析

"饯别"送别性质,"十一"采用唐代行第称谓(王姓友人在家族同辈中排行十一),"南游"明目的地方位。标题九字即包含事件、人物、方向三重信息,体现唐诗标题的叙事效率。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盛唐向中唐过渡期代表诗人,擅五言,自称"五言长城"仕途屡遭贬谪,诗风清雅洗练,尤工山水田园与送别题材。

原文呈现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二、文本细读

注释笺注

  • "烟水阔":构建浩渺的视觉空间,暗示旅途遥远
  • "鸟"意象:既实写眼前景,又隐喻友人行踪难觅
  • "湖":典出范蠡泛舟典故,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蘋":水中浮萍,在楚辞中常象征离愁

现代译文

凝望你的舟影没入苍茫烟波,挥别时泪水浸透手巾。

飞鸟消失在天际不知去向,唯剩青山默然对着送行人。

长江里孤帆渐行渐远,落日映照太湖盎然春意。

谁能看见汀洲之上,我的相思已使白蘋染上愁绪?

三、艺术鉴赏

结构分析

采用"-送-想"三重递进:

1. 首联实写离别场景(视觉+触觉)

2. 颔联颈联时空拓展(飞鸟、青山、长江、落日)

3. 尾联转入心理时空(汀洲想象)

审美特征

  • 空间张力:近处"沾巾"细节与远处"水阔"对比
  • 色彩运用:青(山)、白(蘋)、红(落日)构成淡雅画卷
  • 声韵效果:"没""远"等去声字强化苍茫感

四、文化透视

送别诗传统

比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明朗、李白《赠汪伦》的直率,本诗更显含蓄隽永,体现中唐诗人情感内敛倾向。

地理意象考

"湖"可能指太湖流域,反映唐代士人南游常至吴越地区。结合刘长卿曾任长洲尉的经历,诗中包含对江南水乡的观察积淀。

接受史影响

明代胡应麟《诗薮》评其"结句神韵悠长"沈德潜《唐诗别裁》特别赞赏尾联"含蓄不尽"。

五、延伸思考

1. 与刘长卿其他送别诗比较:《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更显悲怆,《饯别王十一南游》则哀而不伤

2. 绘画性表达: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可作视觉互文参照

3. 现代改编:苏州评弹曾有改编版本,强化"五湖春"吴地特色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