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6     共 2525 浏览

一、原文呈现

曲牌名:碧玉箫

作者:关汉卿(元代)

原文

```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

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

知他是甚病疾?

好教人没理会。

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

医,越恁的难调理。

```

二、逐句注释

1.盼断归期:望眼欲穿等待归期,"断"字强调时间漫长

2.划损短金篦:用金篦划道计日,磨损可见思念之深

3.一搦腰围:"搦"为量词,形容腰肢纤细仅堪一握

4.宽褪素罗衣:因消瘦使衣衫宽松,暗用"衣带渐宽"

5.陡恁的无滋味:""突然,"恁的"这般,突显情绪变化

三、白话译文

日复一日划着金篦计算归期,连篦齿都已磨损。

纤腰瘦得只剩一握,素白罗衣变得宽松。

不知患了什么病症?

叫人全然无法理解。

勉强挑些食物入口,竟突然这般食不知味。

纵有良医,也越发难以调治这心病。

四、艺术特色赏析

# 1.白描手法

通过"划损金篦"宽褪罗衣"具象细节,省略直接抒情,实现"著一字,尽得风流"。

# 2.心理描写

"知他是甚病疾"设问,揭示主人公对相思病的自我认知模糊,符合元代市井女子的身份特征。

# 3.语言创新

  • 使用"恁的"陡"等元代口语
  • "拣口儿食"的儿化音运用
  • 结尾单字"医"的突兀停顿,模拟哽咽语气

五、历史背景透视

1.社会语境

创作于元杂剧鼎盛时期(约13世纪中叶),反映元代知识分子沉抑下僚的生存状态。关汉卿作为"京书会"才人,常借女性视角抒写块垒。

2.文学传承

  • 继承宋词婉约传统,如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化用
  • 开创元散曲"尖新倩意",比同期《天净沙·秋思》更显生活化

3.性别书写

突破传统闺怨题材,通过市井女子的直白口吻,体现元代市民文学对人性欲望的坦诚表达。

六、跨文本比较

对比项《碧玉箫》王实甫《西厢记》
抒情方式内心独白式戏剧对白式
语言风格俚俗生动典雅绮丽
情感强度隐忍压抑热烈奔放

七、学术争议点

1. 部分学者认为"损金篦"喻时光摧残,与《牡丹亭》"花镜里形容瘦"形成互文

2. 对""解读存在分歧:或指真实医师,或喻指归人如药

八、文化影响

1. 现代京剧《人面桃花》直接化用"宽褪素罗衣"词

2. 2005年出土的元代银篦上刻有该曲片段,证实其当时传唱度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