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全文共七章,此处省略后续五章)...
```
---
1.有饛簋飧:饛(méng)形容食物满溢状,簋(guǐ)为青铜食器,飧(sūn)指熟食
2.有捄棘匕:捄(qiú)形容弯曲状,棘匕即枣木制作的勺具
3.周道如砥:砥为磨刀石,喻指西周官道平整如砥
4.杼柚其空:杼(zhù)为梭子,柚(zhóu)为筘,指织机被征用一空
---
第一章:
满盘的饭食陈列,枣木勺柄弯又长。
西周大道平如砥,笔直好似箭杆样。
贵族老爷踏足过,贫民百姓仰首望。
回望这条剥削路,不禁涕泪湿衣裳。
第二章:
东方诸国大小邦,织机空空无布帛。
葛草编织破草鞋,怎能踏冰御寒霜?
轻佻傲慢公子哥,往来周道征赋忙。
去而复返催租税,令我心中痛难当。
---
意象类型 | 代表物象 | 象征意义 |
---|---|---|
道路意象 | 周道、棘匕 | 政权渗透与经济掠夺 |
纺织意象 | 杼柚、葛屦 | 民生凋敝与资源枯竭 |
天体意象 | 启明、长庚 | 永恒对照人间无常 |
---
1.创作年代:据《毛诗序》考为周幽王时期(前781-前771),反映西周晚期东方诸侯与中央政权矛盾
2.地理争议:
3.赋税制度:诗中"劳不来"西周"九贡"下的劳役地租
---
1.作者身份:
2."维南有箕"章解读:
---
1.成语溯源:"周道如砥"形容政治清明的典故
2.后世化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脱胎于此
3.现代阐释: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将其作为西周奴隶制崩溃的文学证据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