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呈现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释精要
1.故国:指宫女的故乡,强调空间阻隔之远。"三千里"实指,极言距离之遥。
2.深宫:唐代宫廷的封闭性象征,"二十年"突出时间囚禁之长。
3.何满子: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源自开元年间因罪被斩的歌女何满子临终所作悲曲。
4.君:指唐武宗,暗含对封建皇权的隐晦批判。
白话译文
(逐句对应)
远离故土三千里,
幽闭深宫二十秋。
唱罢一曲何满子,
泪落君王御座前。
(散文式)
与故乡隔着三千里的山河阻隔,在深宫高墙内耗费了二十年青春。当那曲悲凉的《何满子》响起时,两行热泪竟不由自主地洒落在君王面前。
---
1. 凝练的意象组合
全诗仅二十字,却构成四组震撼性意象:"故国-三千里"(空间)、"宫-二十年"时间)、"满子-一声"音乐)、"泪-君前"(情感爆发)。名词性意象的堆叠形成"太奇"。
2. 数字的修辞力量
"三千"""强烈对比:
这种数词运用与柳宗元"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异曲同工。
3. 反传统的抒情方式
突破宫怨诗"含蓄委婉"的惯例,选择在君王面前直接落泪的场景,体现"思君是恨君"的激烈控诉。
---
张祜的创作契机
据《唐诗纪事》载,此诗与唐武宗孟才人殉葬事件相关:武宗病危时,孟才人歌《何满子》后气绝身亡,张祜闻之作《孟才人叹》及此诗。
何满子其人其曲
诗人命运互文
张祜因元稹贬抑而仕途受阻,诗中"宫二十年"含自身被政治禁锢的体验。
---
宫怨题材的突破
不同于传统描写失宠哀怨,此诗展现制度性压迫:
1. 空间囚禁(三千里隔绝)
2. 时间消磨(二十年虚度)
3. 人性觉醒(君前落泪的抗争)
对后世影响
---
1. 诗歌中的数学美
全诗仅用""动词,其余为名词与数词组合,符合谢榛"实字多则意简句健"的诗论。
2. 跨艺术形式再现
当代舞蹈《唐宫夜宴》曾以该诗为灵感,用肢体语言演绎宫廷女性的压抑。
3. 比较文学视角
与元稹《行宫》"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张祜更强调主动的情感宣泄而非静态场景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