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
1.駉駉:马肥壮貌
2.坰(jiōng):远郊
3.驈(yù):黑身白胯马
4.皇:黄白相间马
5.骊:纯黑色马
6.彭彭:车马行进声
7.臧:善
8.骍(xīng):赤黄色马
9.伾伾(pī):有力貌
10.斁(yì):厌倦
(逐章对应翻译)
第一章:
雄马高大又健壮,放牧远郊野地上。说起那些好马儿,驈马皇马毛色亮。骊马黄马真雄壮,驾起车来声势壮。鲁公深谋又远虑,马儿驯良又健壮。
(第二至四章结构相同,略)
1.结构艺术
全篇四章叠咏,每章更换八字形成递进式描写,通过"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排比,展现鲁僖公治国理政的深谋远虑。
2.象征手法
以骏马喻贤才:
3.语言特色
使用"駉駉"彭彭"等叠字摹状,创造鲜明视听效果。16种马名记载形成先秦畜牧业的珍贵语料库。
1.创作年代
据《毛诗序》记载,本诗作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是鲁人歌颂僖公恢复鲁国马政的赞歌。
2.马政制度
周代"人"掌王马之政:"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反映的"坰牧",印证《周礼》"地谓之坰"的记载。
3.政治隐喻
齐国威胁下的鲁国通过发展马政重振军事实力,与《左传·闵公二年》"鲁始作丘甲"的军事改革相呼应。
1.名物考证
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指出"驒"作"騠""野马";"鱼""目白马"非水生动物。
2.哲学阐释
孔子"无邪"可能受末章影响,将养马之道升华为治国理念。
3.比较研究
与《小雅·车攻》的田猎车马描写形成互补,共同构成周代车马文化的双璧。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