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5       共计:2522 浏览

一、诗经原文

篇名:樛木

作者:无名氏(《诗经·国风·周南》收录)

原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

二、词句注释

1.樛(jiū)木:向下弯曲的树木,《毛传》释为"下曲曰樛"

2.葛藟(lěi):两种蔓生植物,常象征依附关系

3.累/荒/萦:三字递进描写缠绕状态——"结→覆盖→回旋缠绕"4.福履:同"福禄"为禄的假借字

5.绥/将/成:祝福层次渐进——"安享→助长→成就"### 三、白话译文

南方生有弯枝树,葛藤蔓蔓攀附它。

欢欣君子真快乐,天降福禄安定他。

南方生有弯枝树,葛藤密密覆盖它。

欢欣君子真快乐,天降福禄助长他。

南方生有弯枝树,葛藤萦绕缠结它。

欢欣君子真快乐,天降福禄成全他。

---

四、文学赏析

# 1. 艺术手法

  • 比兴运用:以樛木喻君主,葛藟比臣民,构建"柔臣附"意象系统
  • 重章叠句:三章仅变换6个动词,形成递进式祝福效果
  • 植物意象:延续《周南》地域特色(如《桃夭》《芣苢》的植物符号)

# 2. 主题解读

  • 传统观点:《毛诗序》认为"后妃逮下也"周代贵族伦理
  • 现代阐释:可视为对良性人际关系的歌颂,强调互惠共生的生存智慧

---

五、历史背景

1.创作时期: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前11-前6世纪)

2.地域特征:属《周南》十一篇之一,反映江汉流域文化

3.礼制映射

  • "君子"体现封建等级制度
  • 植物意象与周人"物取象"相关

    4.社会功能:可能用于贵族宴饮场合的祝颂歌辞

---

六、延伸探讨

1.文字学价值

  • "藟"字在甲骨文作"?"藤蔓缠绕之形
  • "履"禄"假反映先秦语音特点

2.比较文学视角

  • 与《唐风·葛生》的"生蒙楚"形成生死意象对比
  • 日本《万叶集》卷五有相似藤缠树意象

3.现代启示

  • 生态隐喻:自然共生关系对人际协作的启示
  • 管理哲学:柔性领导力的古典表达

---

七、学术争议

1. 作者归属问题:汉代郑玄认为系周公旦采录,现代学者多持民间集体创作说

2. 性别解读分歧:朱熹解为"众妾颂后妃之诗"一多则视为普通祝福歌谣

3. 植物所指争议:樛木有樗树、樟树等多种考证,葛藟或含葡萄科植物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楚茨》--无名氏 | ·下一条:《正月》--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