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50     共 2533 浏览

一、词作原文

```

《芳心苦·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

二、词牌与作者

词牌溯源:"芳心苦"为贺铸自度曲,属僻调词牌,双调五十八字。该词牌名即取自本词结句"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创调命名的典型特征。

作者简介: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著名词人。其词兼具婉约与豪放风格,张耒称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嫱、施之袂"。

三、注释与译文

1.字词注释

  • 回塘:曲折的池塘
  • 别浦:支流入口处
  • 绿萍:浮萍过度生长
  • 红衣:荷花花瓣
  • 骚人:屈原式文人

2.白话译文

杨柳掩映的曲折池塘,鸳鸯栖息的河汊口岸。浮萍蔓延阻断采莲小径。绝无蜂蝶倾慕幽香,花瓣落尽只余莲心苦涩。

夕阳映照潮水回涌,流云挟带细雨飘洒。荷花摇曳似向文人倾诉:当年不屑与春花争艳,如今却被秋风耽误了花期。

四、文学赏析

1.意象系统

  • 核心意象"荷花"构成三重象征:表层写实(衰败的秋荷)、中层拟人(高洁的弃妇)、深层自喻(失意的士人)
  • 辅助意象群:"杨柳"暗示离别,"鸳鸯"反衬孤独,"蝶"隐喻世俗追捧

2.艺术特色

  • 通感修辞:"心苦"将味觉与心理体验交融
  • 时空对照:上片写空间阻隔(莲舟路断),下片写时间错位(嫁春风/被秋误)
  • 双重寄托:继承《离骚》"草美人",又突破闺怨词的局限

3.词眼解析

"不肯嫁春风"五字浓缩贺铸的文人傲骨:

  • 政治层面:拒绝迎合新政旧党
  • 文学层面:不屑效仿花间词风
  • 哲学层面:体现道家"不可而安之若命"

五、历史背景

1.创作年代考

据钟振振考证,本词约作于1104-1108年间,时贺铸因"酒使气"被贬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任管界巡检微职。词中"秋风"指朝廷党争引发的政治寒流。

2.文学史坐标

- 对李商隐《赠荷花》的化用:"此花此叶常相映""脱尽" - 对周敦颐《爱莲说》的回应:将"淤泥不染"的静态品格,发展为"不肯嫁春风"选择

六、跨文化阐释

1.比较文学视角

  • 西方"哀美学":荷花的衰败与日本《源氏物语》中的"颜"意象异曲同工
  • 存在主义解读:"无端却被秋风误"合萨特"人被判为自由"的哲学命题

2.接受史研究

明清词话家对本词评价呈现两极:

-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骚情雅意,哀怨无端" - 王国维《人间词话》则批评"红衣脱尽""求工,反失之隔"### 七、现代价值

1.精神启示

- 知识分子的处境隐喻:在体制夹缝中保持精神独立

- 审美现代性先声:比波德莱尔"恶之花"七百年发现"废美"2.创作示范

该词展现北宋文人词的成熟范式:

- 语言密度:58字包含11个意象

- 情感张力:怨而不怒的节制表达

- 结构精密:上景下情的经典布局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