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多丽
标题:咏白菊
作者:李清照(宋代)
原文: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
注释:
1.琼肌:喻白菊晶莹如玉的花瓣
2.贵妃醉脸:典出杨贵妃醉酒后脸颊绯红
3.孙寿愁眉:东汉梁冀之妻孙寿作愁眉妆
4.韩令偷香:晋韩寿与贾充女私通获赠异香典故
5.纨扇题诗:班婕妤《团扇诗》喻失宠
白话译文:
秋夜小楼寒意侵,帘幕低垂夜漫长。可恨萧瑟风雨摧残白菊玉肌。它既不似贵妃醉后的红艳,也不似孙寿矫作的愁眉。韩寿偷香、徐娘傅粉的俗艳,更无法与它的风骨比拟。唯有屈原的孤高、陶潜的淡泊,方能配其风韵。微风吹送清幽香气,堪比酴醾芬芳。
深秋时节菊枝清瘦如雪,却显依依情态。似汉皋神女解佩时的愁绪,似班婕妤题诗纨扇的泪痕。无论朗月清风还是阴雨连绵,天命使然消损其姿。纵使珍爱,不知还能存留几时?既得世人欣赏,何必追忆屈原泽畔、陶潜东篱的孤寂。
---
全词以白菊为核心意象,通过三重对比凸显其特质:
---
根据词中"秋阑"时令描写与"度芳姿"的衰飒笔调,学界普遍认为此词作于李清照晚年(约1135年后),其时:
此词体现了南宋咏物词的典型特征:
---
1.与屈原《离骚》互文:
2.与陶渊明菊花诗差异:
维度 | 陶渊明 | 李清照 |
---|---|---|
情感基调 | 恬淡自然 | 孤傲中见挣扎 |
观照方式 | 物我两忘 | 主客辩证 |
历史语境 | 隐逸文化 | 国破家亡 |
---
1.异文辨析:
2.词牌选择之谜:
《多丽》本为长调慢词,李清照择此牌咏菊,可能暗含:
- 对应白菊层叠花瓣的形态美
- 通过复杂格律构建情感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