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8     共 2529 浏览

一、原词呈现

词牌名:清平乐

作者:晏几道(北宋)

原文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

二、注释与译文

# (注释)

1.兰舟:木兰木所制舟船,诗词中常代指精美船只

2.锦书:典出《晋书》窦滔妻织锦回文诗,后指情书

3.画楼云雨:化用宋玉《高唐赋》楚王梦会神女典故,喻男女欢会

# (白话译文)

苦苦挽留终难留住,醉意朦胧中解开船缆离去。

一叶轻舟划过碧绿春水,沿途尽是破晓莺啼声声。

渡口边杨柳青翠欲滴,每枝每叶都浸透离愁。

从此不必再寄相思书信,昔日画楼欢爱终成虚幻。

---

三、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 上阕以动态场景展开离别:"解兰舟"的决绝与"莺啼处"的春景形成情绪反差
  • 下阕转入静态描写:"青青"的意象群强化离情,末句陡转体现词人"怨极而怒"复杂心理

# 2. 修辞特色

  • 通感运用:"枝枝叶叶离情"将视觉形象转化为情感重量
  • 典故重构:"画楼云雨"反用传统艳情意象,凸显幻灭感

# 3. 情感张力

全词在"——去"聚——散"二元对立中,展现宋代文人特有的情爱观:热烈缠绵的表象下,是对情感无常的深刻认知。

---

四、历史背景

# 1. 创作年代考据

据《小山词》自序推断,此词应作于元丰年间(1078-1085),时晏几道经历家道中落,词中"锦书休寄"的决绝或暗含对旧日繁华的告别。

# 2. 社会文化语境

北宋歌妓制度盛行,文人与乐妓交往构成特殊文化现象。词中"画楼",可能关联当时汴京著名的"金明池"宴游场所。

---

五、延伸解读

# 1. 词牌选择深意

《清平乐》本为唐教坊曲,晏几道选用此调书写离别,暗合"清平"牌名与实际情感的矛盾张力。

# 2. 比较文学视角

与柳永《雨霖铃》相比:

  • 同写离别,柳词重铺叙场景,晏词擅捕捉瞬间情绪
  • 结尾处理差异:柳永"纵有千种风情"延展性收束,晏几道"无凭"则是断裂式终结

# 3. 后世评价

清代词评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特别推崇末两句:"得愈狠,愈见其痴"指出晏几道"清壮顿挫"独特词风。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