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名:折桂令(双调)
作者:乔吉(1280-1345)
原文:
> 华阳巾鹤氅蹁跹,
> 铁笛吹云,竹杖撑天。
> 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
> 酒圣诗禅。
> 不应举江湖状元,
> 不思凡风月神仙。
> 断简残编,
> 翰墨云烟,
> 香火因缘。
---
身着道巾鹤氅翩然起舞,
手持铁笛吹破云霄,竹杖丈量青天。
与柳精花妖为伴,同麒麟凤凰相遇,
既是酒中圣贤,又是诗里禅客。
不屑科举的江湖状元,
不恋尘世的风月神仙。
翻检残破书卷,
墨迹化作云烟,
只续香火佛缘。
---
全曲形成三重意象群:
全曲押"韵"(蹁跹/天/禅/仙/缘),平仄交替处见匠心,如"云"平平)与"天"(仄平)形成声调落差。
---
此作代表元代后期散曲"雅化",将市井曲牌提升至文人诗境。
---
| 对比维度 | 乔吉《自述》 | 关汉卿《不伏老》 |
|---|---|---|
| 自我定位 | 超脱的观察者 | 叛逆的参与者 |
| 修辞策略 | 隐喻象征 | 直白铺陈 |
| 精神归宿 | 宗教解脱 | 世俗沉溺 |
---
1.创作时间推定:
2."怪花妖"分歧:
3.末句宗教倾向:
---
1.文化符号意义:
成为"非暴力不合作"文人精神标本
2.生态哲学启示:
"柳怪花妖"体现前现代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3.创作方法论影响:
钱钟书《管锥编》多次引用该曲论证"之多边"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