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牌名:小桃红(越调)
作者:张可久(元代散曲家)
原文: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
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
绿蘋红蓼参差见。
吴歌荡桨,水云深处,惊起白鸥眠。"### 二、逐项解析
1.澹寒烟:澹通""薄雾笼罩的朦胧感
2.水影明如练:化用谢朓"江静如练"
3.绿蘋红蓼:蘋为水生蕨类,蓼为湿地草本,元代运河常见植物
4.吴歌:江淮流域传统民歌,《晋书·乐志》载"歌杂曲,并出江南" (二)白话译文
秋日的江面泛着淡淡寒雾,
澄澈的水波宛如白绢铺展。
抬眼望见南飞雁阵勾起离愁,
雪后初晴的蓝天下,
岸边红绿交错的水草时隐时现。
忽闻船夫哼唱着吴地小调,
惊飞了栖息在云雾深处的白鸥。
---
1.色彩对比:
2.动静相生:
静态的江景与动态的"荡桨"惊鸥"张力
---
1.地理特征:
淮安道即元代淮安路(今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枢纽
2.时间推断:
据《张小山乐府》编年,应作于泰定年间(1324-1328)张可久任盐运司幕僚时
---
1.对唐宋词的借鉴:
2.元曲特有表达:
口语化"行雁"取代传统"雁字回时"#### (二)后世评价
现存主要版本差异:
- 《乐府群玉》本作"差见"- 《张小山北曲联乐府》作"相间见"- 学界多从前者,因更合《诗经》"参差荇菜"传统